第四百零六章 闪击战-《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2/3)页

    “好主意,大宁地区不就是如此么。”

    房宽拍手笑道。

    “借助铁道的便利,一日之间兵临城下,擒住了宁王,然后顺势控制各地的卫所。”

    “当然,大宁的情况特殊,王府的威望高,布局了多年,种种因素造成了一战定乾坤。”

    “而陕西和山西更为复杂,不可能像大宁一样,但是小王爷提出的闪电战思路的确令人茅塞顿开。”

    朱能也赞同:“要把铁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军官们顺着朱高炽的思路商讨着。

    朱高炽也忍不住露出微笑。

    如果历史没有变。

    晋王即将病死。

    晋王的壮年而逝,是谁也没有料到的。

    包括朱元璋。

    朱元璋这几个月在陕西,辽东,河南,山东几地布局,唯独漏了山西。

    晋王开拓能力不足,但是守成能力还是不错的。

    至少晋王这些年里,山西并没有遭受过外敌入侵。

    这是朱高炽最好的时机。

    趁着晋王死拿下山西,那么不但打破了朱元璋的包围圈,也形成了犄角,扩大了北平的纵深,加强了北平的实力。

    朱高炽越想越美。

    自己的大军偷袭山西王府,而此时山西晋王已经病死了,正是山西群龙无首的时候。

    军官们主要商讨如何对付晋王。

    而朱高炽思考的是如何控制山西。

    “闪击战一举拿下晋王府,加上当地中华重工和各开发商团,建设商团的影响力,有七成的把握可以控制山西。”

    “控制了山西,继续闪电陕西,那么最终形成北平山西陕西三地合力,形成以北压南的战略态势。”

    闪击战。

    成为了会议后半场的主题。

    会议结束后。

    调查部廖荣和朱高燧一起找来。

    他们手里拿着一封匿名的举报信,根据调查部的制度,是不接受匿名信的。

    但是这份匿名信有些不同。

    朱高燧的天分很快展露了出来。

    金忠给了他一些人手,这小子很敏锐的发现了调查部的作用。

    “哥,要不要让我去查一查。”朱高燧主动说道。

    朱高炽看完了手里的举报信,然后摇了摇头。

    “任何改变旧的制度的举动下,必然会得罪人,也必然会有人有怨言,更不能因为有怨言就把人家抓起来。”

    卫所军户制度。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为了新军的建设,释放卫所多余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原本卫所的军官逐渐失去权力。

    “地方上有大地主对工业是不满的,有读书人对于学校的模式也是不满的。”

    “他们都有危机感。”

    “甚至有人说北平新式学校会严重影响科举。”

    “军官同样也有人不满。”

    那些不用服役的军官,在当地属于“地主”,现在随着军户的解放,他们对军户的权利变弱了。

    像朱能这样的军官肯定是支持的。

    本质上就是立场。

    不谈立场就是耍流氓。

    从人诞生的那天起就有了立场,立场是人的生存线。

    对错重要,还是立场重要?

    当然是立场重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