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朱棣的决定-《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北平最红的商人是谁。

    张薄。

    北平最大的商人是谁。

    张德辉。

    张家。

    门外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整条街道上,张家的管家亲自带人,往各家送六十斤小麦,六十斤稻谷。

    六六大顺,好事成双。

    如此接地气的礼物,街道上的平民家家笑的合不拢嘴,连称张员外仁德。

    员外可不是乱叫的。

    在宋以前是指正员以外的官员。

    到了宋朝因为民间经济的高度发达,促进了各种话本的出现,民间风气大为宽松,那些地方上的大户,也逐渐被百姓们叫为员外。

    “我家老爷六十大寿,各位街坊赏光,请去吃个饭,老爷说了,都是左邻右舍的,不接受贺礼,大家能赏光去府上吃顿饭,已经是最大的贺礼。”

    管事很和气,姿态很低。

    那些平民们非常高兴。

    六十大寿。

    已经是古代最大的宴席。

    七十古来稀,古代能活到七十岁的很少,因此六十大寿一般是人生最后一场宴席。

    张家很热闹。

    各家的商团商行都来祝贺,有开平的,有大宁的,有密云的,还有陕西,山西的。

    这些民间的商团商行,七成以上来自五湖四海,只有不到三成是北平本地人。

    张德辉的寿诞,成为了目前北平府最热闹的事情。

    中华重工来了不少人。

    连周世丰也来了。

    “老东家,身体可好。”周世丰笑呵呵的,主动上前拉着张德辉。

    张德辉满意的拍了拍周世丰的手背。

    第一任中华重工大掌柜,第二任中华重工大掌柜。

    然后是地方上的一些官员,最后连长史府也派了人来,给足了张德辉的面子。

    张家的风光,这一天达到了巅峰。

    “可惜小王爷不在北平,如果小王爷在北平,一定会给父亲面子。”张德辉的长子张贤才惋惜的说道。

    “没能来也是好事。”

    张德辉人老成精,笑道:“小王爷是个重情重义的人,既然此次没来,小王爷心里必然记着此事。”

    “贤才啊,你要记得,世间之事不要追求完美,越是完美,过后必有灾害,反倒是留一线,则可见生机勃勃。”

    这种玄而又玄的话,中年人张贤才并没有放在心上,他现在正是年富力强,最自信的时候。

    不久。

    应天府的天使到了,带来了圣旨,要求燕王前往应天府。

    北平犹如油锅里滴入了清水,炸开了锅。

    传旨的太监,等候在北平,态度不言而喻。

    王宫。

    朱棣眉头紧锁。

    “王爷现在不能去应天府,至少等姚广孝传回来消息,搞清楚事情的原委。”

    金忠沉重的说道。

    现在的事情,犹如当年的陕西,虽然不如秦王闹得那么大,但是金忠看到了危机。

    “旨意先到了北平,而姚广孝却没有派人先传回来消息,说明他那边遇到了问题,估计等不到他的消息了。”

    葛诚猜测道。

    传圣旨的太监们,他们不可能有姚光耀派人骑快马的速度快。

    “我已经接触过那些太监,说是日本使者在应天府告状,指的金州之事。”

    要说金州。

    不光是使用阉工的问题,还有海禁的问题,隐藏了许多的忌讳之事,听说那边有用人来实验医术,实验接生的技术等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