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刘英回去码头的路上,感受着金州的变化,心里的计划有些迟疑了起来。 人是群居动物。 良好的生活环境必定会吸引人。 这里的金州,在刘英看来已经是最好的地方。 “等你们以后有了孩子,把孩子送来金州读书。”刘英突然向手下们说道。 “真的可以吗?” 手下们惊喜道,只是不敢这么想,他们可是海盗。 “虽然没有见过小王爷,可以我的推论,小王爷并不敌视我们海盗,只要遵守金州规矩。” 刘英的目的没有这么单纯。 他需要抓住人心的手腕。 纯靠武力威逼在大海上是行不通的。 等他的船只越多,在大海上可不如陆地,没有人心可拿捏,说不定哪天就把他的船带人一起开走了。 刘英是个聪明人。 明末时郑芝龙势力滚雪球到了那么大,主要原因就是郑芝龙投靠了官府。 明末官员改变了态度,开始接纳海盗,给了郑芝龙弄潮儿的时代。 所以和别的海盗势力不同。 郑芝龙的基本盘一直很稳定,没有多少手下带着他的船和人独立山头。 并是不郑芝龙比别的人会抓人心,此人的战略眼光并不高,而是他站到了时代的这一边,进入了风口。 在明末官员改变态度的时候,他和别的海盗不一样,总体上选择了归顺。 为他的扩张打下了根基。 刘英想要通过金州把自己的人心稳定下来。 人心。 永远是最重要的。 “如果能把孩子送到金州读书上了岸,这辈子就再也没有遗憾,不然挣再多的金银又有何用。” “头,这件事真的能办成吗?” 几位亲信激动的指望刘英。 “我们本质上也是为金州办事,金州看起来是个讲道理的地方,他们会同意的。” 刘英猜测。 “就怕现在讲道理,日后过河拆桥啊。” “这么做属于自毁人心,没有海盗在真心与金州合作,他们不会这儿不明智。” 刘英指了指一栋接一栋的房子,“能搞出这番动静的人,必然是伟岸聪慧之人,不会轻易乱来的。” 旅顺口的搬运工,按照清单用驴车骡车,把货物运送到码头的仓库上。 各个仓库都有编号。 每个编号的仓库中,装的货物也有各自的货架,无数的单据往来,刘英凭借手里的单据,他要的货物被搬上了自己的船只。 在大海上。 刘英意气奋发。 目的地是日本九州岛与琉球王国北方奄美群岛之间的一处大岛。 哪里有他养着的数百名阉了的倭人少年。 他可没有耐心去养太小的孩童。 有些话七成真三成假,和金州管事说的话,刘英认为自己已经很真诚了。 在海上,九假一真才是刘英的作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