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比起走路的辛苦,士兵们更愿意乘坐铁道马车。 人群中,有两名士兵艰难的往外穿梭,在骂声中,两名士兵扶着车厢边往外放水。 “他娘的,不能滋远点,都他妈的被风吹回来了,溅到老子脸上了。”有士兵破口大骂。 周围的人听到,纷纷笑了起来。 “老周头不行啊,尿不远。” “你才不行。” 那人提着裤子,回头反骂,整个车厢都欢快了不少,车厢里的百户也笑呵呵的。 “哎哟,老周头掉下去了。” 有人惊呼。 百户连忙站了起来,往那个方向挤过去,连连大喊:“谁掉下去了,快停车,快停车。” 一时间,车厢中乱了起来。 车头。 车夫长的五大三粗,二十八九的模样,正是经验和力气最巅峰的年龄段。 驾驭铁道马车是要求很高的技术活,比一般的车夫要难不少倍,不光是技术上的,还有身体上的。 更因为当下铁道运输方式的技术限制,安全性全掌握在车夫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预判能力。 所以铁道车夫的工钱很高,地位在铁道系统中也很高,能当着站长面骂人,站长还不敢吭声的那种。 “师傅,后面的车厢,有士兵掉下去了,能不能停?”有学徒从车顶爬了过来,大声的喊道。 “停个锤子。” 车夫骂道:“后面跟着好几辆铁道马车,怎么停!” 学徒被骂了也不敢生气,又原路爬了回去。 好几辆铁道马车,每辆相隔甚远,作为位置在前列的此列铁道马车,车夫不愿意冒着风险停车。 万一他后面的同行犯迷糊了呢。 在长期培训的过程中,所有的车夫都要把一件事当做首位,也关乎他们的前程。 安全是第一位,任何意外发生,都要优先保证行驶中铁道马车的安全。 只有把这条条例当做了本能的车夫,才能正式上岗。 铁道上遇到的事情千千万万,在车夫看来,现在的情况,别说只是掉下去一个人,就算要撞死人他都不会停车。 后面的同行可不知道他停了下来,而铁道马车制动能力虽然改进了又改进,但仍然需要很长的制动距离。 万一没控制住撞了上来,主要责任肯定不是在后面的车夫预判能力不行。 而是根据条例中明确规定,不能通过高盼别人的能力,作出避免危机的判断标准。 铁道发展了数年,对车夫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繁琐化。 出师的标准,提高了又提高。 以前培训几个月就能上手,现在改为了学徒制,从半年上路经验改成了一年。 也就是因为铁道马车日益增多,对车夫供不应求,否则听说要改为三年。 铁道运兵,发生了第一次意外受伤事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