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大汉封禅》
第(2/3)页
王朗岂肯示弱,不由反嘲道:“朝堂之事,又岂是你这等毛头小辈所能参透?你自以为学识渊博,通晓古今,实际却是死记硬背不知变通,当今乱世,叛贼四起,若是三权分立,平叛之事便增加诸多累赘,不利于时机掌握,丞相总领军政要务,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不想王大人食君之禄,却是忠于贼事,亮虽不才,却也羞于与之为伍了。”侧过身去,诸葛亮对着刘备说道:“主公,此等不忠不孝之人留在荆州实在有损主公声誉,还是赶快送到对岸去吧!”
“吴侯也是,生怕弄脏了江东土地也就罢了,直接送往江北都省心,何苦又要祸害荆州?”看着城下几乎被气的吐血的王朗,诸葛亮接着说道:“王朗,枉你活了一大把年纪,却说出如此幼稚之言,真是可悲又可哀,乱贼四起固然严重,但相权凌驾于皇权之上,天子社稷朝夕不保,恐怕就不是严重所能形容的了吧。亏你还说的出是权宜之计,念你一大把年纪,实在不忍杀你,还是速速回去吧!”
“另外告诉曹操,我家主公奉天子血诏讨贼,不荡平奸佞小人,绝
,鹿死谁手,战场上再见。”
诸葛亮一番抢白痛骂,根本就没有给王朗开口的机会,在他地示意之下,连囚车都没让下,便令士卒将王朗送往江边,送过汉水。
刘备等人像是被诸葛亮的反常举动所惊,个个默不作声,直愣愣的看着那辆囚车缓缓往汉水而去,更为怪异的是,车上的王朗尽然也是一声不吭,与刚才言如利剑,神情激动的样子差别千里。
诸葛亮感觉到了众人的疑惑,看着渐渐消失在目光之中的王朗,随即缓缓道:“主公,王朗此来,宣旨是假,定是想借机离间荆州、江东两军联盟。”
—
“襄阳与南郡向来是荆州之根本,如今为我所得,孙权心中必定有所顾忌,当年结盟抗曹之时,我军不过二郡之地,二万余卒,而今荆襄八郡已据其七,带甲十余万众,此消彼长之下,已有超过孙权之势,当年主公屯兵江夏之时,孙权便想将我军吞并,奈何曹操追兵太急,他根本没有时间下手,后来周瑜攻陷江陵,江东窥觑襄阳,更让他们难以分神,今日之势,江东实乃始料未及。”
“曹操老奸巨滑,精于权谋,岂会放弃如此良机?照此看来,王朗此来,居心叵测,还是直接打发走了好!”
刘备虽知诸葛亮才智学识超出常人甚多,但也被他这番话吓了一跳,诸葛亮仅仅只见了王朗一面便推测出如此多的事情,实在太过神奇,这等快速准确的反应与临机应对之能,不佩服都不行。
“孔明,既然王朗此来只为离间,那孙权为何还将他送至此地?”刘备迟疑问道。
“孙权在显示他地诚意,曹操虽败,但实力犹存,曹仁虽退,兵力无损,只待粮草充足之后,曹军随时可能再次南征,如今一强两弱,两家只有同心协力才有胜机,孙权此举便是想表明江东的坦承。”
刘备顿时了然,对于刚刚诸葛亮声色俱厉,态度坚决地行为也完全理解了,江东能够坦承,我们自然也要坦承,尤其是最后那段话,更是表明了与曹军死战到底的决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