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组建蹴鞠寺(1)-《回到唐朝当皇帝》


    第(2/3)页

    柴绍本就是世家子弟,当年李渊起兵,他就资助军需粮草,可谓家底殷实。随后,大唐立国,李渊念他为大唐做出的贡献,对他极为恩宠,所赐甚多。再加上他东征西讨立下战功所获的封赏,家财不可估量。而柴哲威是柴绍的唯一的一个儿子,李秀宁又死得早。柴绍对他疼爱有加,所以,他出五万贯,众人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反倒觉得不算多。

    柴哲威一带头,其他兄弟也不落后,纷纷表示出资入股。秦怀玉、程怀亮和尉迟俊三人没有柴哲威那般富有,所以每人只能出五千贯。而李宗身为皇室宗亲,家底不错,出了一万贯。如此算下了五人一共出了七万五千贯。

    李恪粗略一算,还差不少,他虽然本身没钱,还要给刚组建的黑衣卫发钱响,但一想到以后的丰厚回报,心中一狠,也出了两万五千贯,正好凑齐十万贯。按照大唐当时的消费水平和现在的消费水平想比较,一文钱相当于五块,十万贯就是五个亿,修建四个蹴鞠场绰绰有余。

    出钱数目定下之后,秦怀玉有点担心的问李恪:“三弟,不知道这个蹴鞠寺是否要得到皇上的批准才行,我等贸然成立,是否有违朝廷制度?”秦怀玉如此一问,大家都看向李恪。

    李恪知道他们会有疑问,就告诉他们道:“蹴鞠寺我原本是想让朝廷成立,但是,我也明白父皇不会因为蹴鞠就擅自设立一个部门,这样的话,最后很有可能会让汉王府执行,所以,这个问题大家不用担心,我一定先会禀明父皇,再做决定。”

    李恪说完,大家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是猜准李世民不会为此单独设立一个部门,所以,才会如此费心的组建,只是为了让自己来管理。由此大家对于出钱建蹴鞠场,从蹴鞠场中获取利益做法在担心会出什么问题了。

    程怀亮又问道:“不知道三弟所说的蹴鞠场门票最终可获利几何?”

    李恪也想过这个问题,以现在的蹴鞠规模来看,获利甚微,毕竟大家没有养成看蹴鞠比赛的习惯,更没有自己喜欢的蹴鞠队,很难长时间的观看比赛,只能兴致所至才会看一两场。然而,时间一长,肯定获利不小。李恪已算过这个帐,按照大唐的消费水平,门票可以定成50文,100文,200文,500文四种。每个蹴鞠场安排一万个座位,其中一千个为500文,两千为200文的,三千为100文,四千为50文。

    一个蹴鞠场比赛一场就可以获利1400贯,四个蹴鞠唱就是5600贯,一年至少能有四十场比赛,就是56000贯,再加上场地租用等的费用,两年收回成本不在话下。但这是只限于大唐的比赛。如果到了最后,大唐军队打到西域诸国,到时来个国际比赛,估计能够翻几倍的利润。李恪没有隐瞒,把自己估算的结果说给五人听,五人听李恪所说,觉得可行。

    最后,李恪对五人说道:“众位兄弟,为了能够把新蹴鞠推广到长安的大街小巷,我决定在长安举行几次新蹴鞠预热赛,队伍就由我们六个人各自在府中组建,你们看怎么样?”

    六人本就喜欢新蹴鞠,已经在府中和卫士演练,李恪今日一说,他们倒是不加思索就答应了。李恪心中自是高兴,又道:“其实,我还要在年底举办一次长安蹴鞠比赛,队伍要求来自每个坊中最强的,你们现在组建蹴鞠队,可是占了便宜。”

    听李恪如此一说,五人又是一惊,柴哲威问道:“不知三哥举办这个比赛,可有什么奖励,不然除了我们几人,很少能吸引大家参加。”

    李恪笑道:“肯定有,只是暂时还没有确定,不便明说,等制定好了你们就会知道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