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道、天庭、真人-《堕落仙人》


    第(3/3)页

    而后来神的意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许多人死后受到敕封而到天上或地府任职,是由魂魄归天后而成的,没有带走自己阳间的肉身,这是狭义上的神。

    成神不需要任何背景,不需要修炼,更不论资质。只要是有缘之人,或是在凡间十分优秀的人,或是多行善积德的人,或是受人间百姓尊敬的人,都有可能在死后被天庭封为神。

    迦叶佛时,玉帝原本是个女人,她看见一座破庙,屋顶破损。每逢刮风下雨,就会把佛像淋湿。她看后,就心里很难过,于是发心要把这座庙修好。

    但她没有什么钱,于是就找她的亲戚朋友们,大家互相帮助做这一件善事,把庙重新修好。恰恰就找了三十二个人,加上她自己一共是三十三个人。

    塔庙造好了,这三十三个人的生命结束之后,全都生到天上,每一个人住一处天,所以三十三个人就有三十三处天。而这三十三处天的中间最大的就是忉利天天主玉皇帝尊。

    天庭就是在这时成立,有了玉皇天帝才能统领天庭,所有神人都以玉帝为尊。

    在封神榜制定后,天庭由365位神组成,管理事务。但后来逐渐增设了很多部门,也增加了很多官位,因为阳间很多优秀的人在死后,都被天庭吸收到天上做官。

    天庭本来只是全由神组成的,他们法力不如仙和佛两家,但道祖和佛祖极力辅佐,仙界的大量精英在天庭为官,佛门也有不少精英到天庭任职,形成了神仙佛共掌天庭的局面,玉帝是当之无愧的天庭领袖。

    如今,神和仙已经分别不大,只是修为上有高低。

    总而言之,天道是永久的,天庭是天道中某一时期的秩序制定者。所以很多仙人,称之为散仙的,不愿受天庭领导,逍遥自在、无拘无束。或隐居在名山大川,或变化成普通凡人,扶危济困,劝化渡人。

    还有一类人,像你师父阳复真人那样的,根本无心修炼成神仙,他们认为成为神仙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羁绊。

    按照远古时期的分类,真人比仙人还要高,仅次于真神。

    真人者,“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不逆寡”就是顺其自然,一切不贪求“不雄成”不觉得自己了不起,一切的成功都是自然“不谟士”不打主意,不妄动念头。如此的真人,也没有过错。“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不追悔过去,不思未来,真人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观念。

    后面讲,居高不危,水火不侵,心的境界已经达到无量无边,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忘却了身体等一切知觉感觉。

    飞空走雾,不饿不渴,寒暑不侵,与道合真,此乃真人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