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设计歼敌-《重整山河到三国》


    第(2/3)页

    虽然曾经见识过幽州官军手中这种兵器的厉害,但是原来他们并不知道连弩的射程竟然如此之远,看到官军在一百五十步以外停下以后,他们还以为官军不再攻城了,只是为了吓唬自己来的,但是没想到随着官军将官的一声令下,无数的弩箭飞上天空,划出一条优美的抛物线之后,重重的向城墙上的黄巾军士兵射了过来。

    波才和彭脱也在城墙上,看到官军的动作之后,二人便觉得不好,所以早已经从亲兵手中拿过了盾牌护身,这才避免了弩箭上身之苦,只是城墙上的黄巾军大部分都只穿着单薄的皮夹,脑袋上也没有什么金属头盔,因此被官军三轮弩箭射过之后,两面城墙上的黄巾军士兵死伤了足有三四千人,令波才和彭脱大感头痛,要是这样下去,只要官军不停的射箭,自己城中的四万多黄巾军能坚持几天,所以二人急忙命令城上的黄巾军士兵赶紧躲到垛口下边,或者先下城墙躲避,自己刚才也看到了,这些官军都是骑兵,也没带什么攻城的云梯,所以暂时不用担心他们攻城,然后又让手下赶紧把能找到的盾牌、门板和木板等等运到城墙上去,用来阻挡官军的弩箭攻击。

    看到城上的黄巾军果然采取了和宛城守军相同的方法,来抵挡幽州大军的弩箭攻击,两支队伍马上变换了攻击方式,留下一半人马继续在原地用弩箭攻击,防止城墙上的黄巾军用弓箭反攻,而另外一半则下了战马,来到距离城墙一百步左右的地方,抽出身后的标枪,紧跑几步后,将手中的标枪投上城墙。

    虽然标枪的密度没有连弩那么密,但是借着强大冲力的标枪轻而易举的穿透了城上黄巾军手中的盾牌和头上的木板门板等物,将下边躲藏的士兵扎得死伤无数,惨叫连连,而已经退到城下的波才和彭脱看到幽州官军还有这种方法来破自己的盾牌,更是心里暗暗叫苦,于是只留下了少量士兵躲在城楼内监视城外官军的动向,如果他们要攻城了,再派大部队上去抵挡,如果他们只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攻击,那就尽量不要安排士兵在城墙上布防,否则最后都被人家给打光了。

    而城下的关羽和颜良他们看到城上的黄巾军士兵都躲起来了,便招呼早已等待多时,一直在他们身后观战的曹操和袁术带领新军士兵扛起云梯,冲向颍川的城墙,似乎是打算趁着城上的防守空虚,爬上城墙。

    在城楼里监视官军动静的黄巾军士兵一看官军扛着云梯过来了,急忙把消息告诉了城墙下边的波才和彭脱二人,担心城墙不保的他们急忙又派黄巾军上了城墙,准备好弓箭好消灭接近城墙的官军,但是一看黄巾军上城墙了,这些扛梯子的官军马上停住了脚步,而前边的幽州骑兵故技重施,再次用连弩和标枪对付城墙上的黄巾军,如此一天下来,城上的波才和彭脱二人被折腾得来往奔跑,而手下的黄巾军士兵一天的损失,便有五千多人,而官军根本就没有接近他们弓箭的射程,气的波才跳着脚的在那里骂官军是胆小鬼,只会仗着兵器之利来欺负自己。

    接下来的几天,官军天天采用这种战术来骚扰城内的黄巾军士兵,几天下来,四面城墙都被他们打了几遍,搞得波才和彭脱二人焦头烂额,苦不堪言,虽然自己处处小心,尽量不让士兵暴露在城墙上,但是还不得不防官军趁机偷袭,因此到了今天,他们手下的黄巾军士兵也被消灭了一万两千多人,现在城内的所有黄巾军士兵加起来,也不过三万人,而城外的官军前后几支部队合到一处,已经有近四万人了,因此城内的黄巾军士兵已经有些军心浮动,开始私底下悄悄议论是否投降之事了。

    出现这种事情,波才和彭脱也没办法,虽然他们的亲信向他们报告说有士兵打算开小差当逃兵,或是准备向官军投降,但是现在他们二人也不敢轻易处理这些人,因为他们怕处斩了这些人之后,会在士兵中造成更大的反应,同时他们也知道现在自己的士兵士气低沉,如果再这样下去,官军一直使用这种战术来消耗自己的部队,用不了多久,城内剩下的士兵会越来越少,到最后恐怕颍川就要被官军攻破了。

    当战事进行了七天之后,城中的黄巾军士兵还剩下两万五千多人,而且都成了惊弓之鸟,个个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便成了官军的箭下亡魂,而城外的官军也已经布置下了一个包围圈,只是他们只围住了颍川的东、南、北三个方向,至于西边则一直没有派兵把守,可能也是兵力不足的缘故吧。

    曹操和袁术这几天一直配合幽州骑兵对颍川城进行攻击,不过他们每天就是指挥士兵扛着梯子来回奔跑,用以吸引城上黄巾军的注意力,使他们不敢轻易放弃防守,所以七天下来,幽州的骑兵取得了消灭黄巾军士兵一万多人的战绩,而他们却连一个敌人也没有杀掉,搞得二人很是郁闷,这样下去,最后立功的还是幽州的部队,因此他们在最后一天也曾趁着城上的黄巾军比较松懈的时候,真的冲过了护城河,把梯子搭上了城墙,派新军士兵爬了上去,打算利用城上黄巾军的大意,弄假成真把颍川攻下来。

    只是他们这一上去,城外的幽州骑兵再也没办法实施原来的战术了,急得关羽和颜良连声招呼前边指挥的曹操和袁术马上撤军,否则城墙上要是陷入了混战,自己可帮不上什么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