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出兵上谷-《重整山河到三国》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一百零六章    出兵上谷

    为了使幽州书院的老师能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得到那些学子的认可,老刘和卢植等人商量再三,决定把卢植的师弟郑玄,现在还在颖川书院的郑玄请来,估计有了卢植和老刘两人的书信,郑玄是不会推辞不来的,而颖川书院那边,老刘也给院长旬靖写了封书信,希望他能放郑玄前来幽州书院,这样估计颖川书院方面也不会阻拦。

    卢植另外还推荐了几人,老刘都不是很熟悉,不过荀攸、戏志才和田丰倒是对这几人推崇备至,头一个叫赵岐,此时已经年过七十,但他早已是和卢植与郑玄的老师马融齐名的一代宗师,精研四书五经,所著的《孟子题辞》一书乃是当时对孟子一书所作的最好的解注;第二位姓申屠名蟠,也是通古博今之士,被世人誉为贯通五经、兼治图纬,只是他一直不愿为官,估计有卢植的手书有可能会来蓟县,最后一位名叫范冉,虽有才名,但家中穷困潦倒,所以他倒是最有可能前来。

    既然恩师推荐,荀攸等人也认可,于是老刘便让卢植给这几人也都写了书信,同时还让卢植以自己的名义邀请他们前来幽州书院任教,估计这些颇有傲骨的名士大儒虽然不愿入朝为官,但来书院传授知识没准会对了他们的胃口,这样老刘的书院中也就能有几位名动天下的名师,可以和那些早已声名远扬的书院一较高下了。

    而书院的学生老刘早就说过,将来只要能通过书院的入学考试,那么进入书院后的一切费用都由幽州刺史府来承担,而且书院的学生不管出身如何,都会一视同仁,这样就会为那些家境贫寒,但确有真才实学的学子提供了一个机会,只要他们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将来一样能够在幽州的官府中担任要职,并得到升迁的机会。

    在书院的事情基本确定以后,老刘便开始和戏志才、荀攸和田丰几人商议如何对上谷难楼部落出兵的事,现在幽州境内的乌桓就剩下难楼部落了,但是他也是几个乌桓部落之中人数最多的一个,整个族人有二十余万。

    而且自从上次广宁的兀赤率领的乌桓骑兵被汉军打败过一次之后,难楼为了抵抗幽州汉军向上谷进的进攻,开始在上谷境内大肆征兵,只要是部落中的男丁,上至五十下至十四岁的都被征入军中,结果现在在上谷郡中竟然有乌桓骑兵近六万人,只是那些新兵除了胯下的马匹不错,手中的兵器和护具都很简陋,训练的时间也都很短,不过乌桓人自幼便从马背上长大,射箭之术也是从小开始练习的,因此他们的战力也不容小觑,这些都是戏志才派往上谷的探子传回的消息。

    一郡之中居然有六万骑兵,这也是令老刘等人头疼的一个问题,如果是在野外进行会战,凭着自己发明的器械营和轻骑兵组成的立体进攻模式,这六万人肯定不是自己的对手,但关键是现在他们处于守势,上次吃了一次亏以后,不会再傻得出城和汉军决战,因此攻城就成了这次出兵上谷的主要任务。

    虽然有投石车和巨弩,但只要城中的守军足够,即使被砸破了城门,他们也可以采取用石头把城门洞堵死的方法,不过乌桓各部落向来缺少粮食,因此如果乌桓人据守的城池被汉军长期围困,没有援军的他们,其结果最后也只能是死路一条,不过这样汉军就要有足够的耐心,而且双方就要打一场持久战,虽然汉军有能力取得最后的胜利,但必然也会消耗大量的军资粮草,所以这也不是老刘所希望看到的,只有短期解决战斗才是上策,因此如何把乌桓骑兵调出城来进行伏击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目前占据上谷的乌桓大王难楼带着重兵驻扎在上谷的治所沮阳,这里离蓟县也就不到二百里的距离,由于这里本来是汉军的边陲重镇,因此城墙修的又高又宽,护城河也较一般的城池深了很多,绝对是易守难攻,而其它几个县城只有少量的士兵驻扎,每个县城的士兵也不过几千人,城墙也都很简陋破旧,因此要攻下其它几个县城倒不是什么难事。

    调虎离山、围城打援、瞒天过海、偷梁换柱这些计策都用不上,同时上谷除了与幽州三郡接壤,另外的一边还与中部鲜卑相接,因此也要防止他们勾结鲜卑大军来共同对付汉军。

    考虑再三,众人还是决定采取先肃清周围县城,最后大军包围沮阳的办法来对付难楼,只是在攻击上谷的其它县城之时,也要在沮阳周围埋伏好大军,如果乌桓骑兵出兵救援,那么这仗就好打了,如果沮阳的乌桓骑兵坚守不出,那就先把其它几个县城都拿下来,最后大军包围沮阳,与难楼打一场持久战,今年的庄稼还没有收割呢,估计沮阳城中的粮草够他们吃一个月就不错了,因此说是持久战,只是与老刘之前所发动的几场战役相比而言,估计最长难楼能坚持两个月,到八月份战事也应该可以结束了。

    从外地调回来的几位将官上任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几天,戍边军中各个兵种所不足的士兵人数都已经募齐,因此幽州现在除了各郡至少五千的郡国兵,上万的屯田军,还有了足足五万的戍边军。

    现在各个兵种都在抓紧时间进行训练,而老刘现在已经不用再分心操持幽州的政务,有荀攸在,各项事务在荀攸手中都处理的井井有条,而且还有田丰和戏志才的帮助,所以老刘现在可以全心扑在军队的训练上,同时抽空为书院编写一些政治、经济、商业、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等方面的教材,供书院将来教授学生之用。

    轻骑兵的训练已经基本成型,有关羽、颜良和徐晃、太史慈等人在,基本不用老刘操心,而突骑兵则由于以前的训练不是很规范,主要是靠个人的训练来进行,因此老刘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突骑兵的训练上,首先他把训练方法交给了军中的几位军长、师长和团长等高级将官,然后再由他们下去具体执行。

    开始的守候,这些乌桓人很不习惯,但随着训练的不断进行,从将官到士兵都开始体会到这种训练方法的好处,而且也使这些士兵开始改变以前喜欢单打独斗的习性,处处注意与队友配合,同时进行各种阵型的演练,使他们将来能在战场上熟练运用阵型来与敌人作战,这对提高整个突骑兵的战斗力有极大的好处。

    不过最令这些乌桓人着迷的,还是老刘发明的橄榄球,现在几乎戍边军中的每个师都有一支橄榄球队,训练闲暇之时,橄榄球赛已经成了这些球队每天必做的事情,而乌桓人天生体型比汉人高大粗壮,玩这种游戏首先就占了一些优势,因此在熟悉了橄榄球的规则以后,很快突骑兵中的几只橄榄球队对上轻骑兵或陷阵营时,往往是胜多负少,轻骑兵和陷阵营则只能靠着几员大将的出色发挥,才能在与他们的比赛中获得胜利。

    现在轻骑兵所有士兵的连弩已经配齐,而且在突骑兵之中,每个师也有一个团的士兵配备了连弩,这样至少在与敌人正面交锋时,可以把这个团摆在最前边来阻挡敌人的进攻,有了一千五百具连弩的方阵,即使四五千的敌人也不可能突破他们的防线。

    幽州书院目前已经开始招收学生,听说进了书院就不用花钱,将来还能在幽州的各级官府衙门中谋个差事做,因此前来书院报名的学生络绎不绝,由于那时候读书并没有什么年龄的限制,因此报名的学生中上有七十老翁,下有七岁孩童,没办法卢植再和老刘等人商量之后,只好又对学生加上了一条年龄的限制,只招收十二岁到二十五岁的学生,这才令前来报名的人群没有把书院的大门挤破。

    通过测试的学生现在已经有了二百人,他们之中除了大部分是幽州本地人,也有一些从冀州、青州、徐州甚至扬州慕名而来的学子,再把他们的食宿安排好以后,书院开始由卢植、已经从颖川赶来的郑玄、从兖州外黄县赶来的赵岐几人为他们讲课授书,传授几人所擅长的知识。

    为了尽快将上谷平定,使老刘能为将来的北伐做好准备,因此在戍边军训练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后,幽州戍边军于大汉光和四年的七月中旬,共出动了四万大军兵发上谷,由刺史刘备亲率大军,准备对难楼部落进行攻击。

    老刘没有忘了自己答应公孙瓒的事情,在出兵上谷之前,派田丰暂时去渔阳代理太守之职,而公孙瓒则来到蓟县,与老刘一起坐镇中军。

    同时老刘发下命令,由荀攸代行刺史之责,全面负责自己出征期间的幽州政事。

    为了防止难楼部落狗急跳墙,对上谷周围的几个郡县甚至幽州治所蓟县发动突袭,老刘在蓟县留下了一个轻骑兵师,一个突骑兵师,两个师的师长分别是太史慈和脱脱儿,虽然两人心中不高兴,但既然是刺史大人的命令,因此他们二人也只能留在蓟县,与都尉史阿一起,负责蓟县和周围郡县的防卫任务。

    老刘临走之时,怕他们大意轻敌,便再三叮嘱他们两人一定不要放松警惕,因为这里毕竟离难楼的老窝很近,而乌桓骑兵的行军速度也很快,用不了两个时辰就可以从沮阳赶到蓟县,这里可是幽州的治所所在,决不能被乌桓骑兵攻占,而他们二人的任务,一是协助史阿率领的郡国兵守住蓟县城池,二是在上谷周围的代郡、范阳郡和蓟县三地进行巡逻,防止这两郡遭到乌桓骑兵的攻击。

    二人这才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因此才高高兴兴的带着部队返回军营,执行自己的任务去了。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