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自己的国家-《大总理》


    第(2/3)页

    邵飘萍此时开始正视这个一直被他贬低的人,年纪轻轻,却身居高位,面对他的冷嘲热讽,却能够从容而谈,这种人如果不是真正心存民众,那就是城府深远之辈。

    邵飘萍说道:“这种事情原本就是新闻人的职责,不需多言,这个东华共和国是一个很有朝气的国家,至少比北京那个老朽陈旧的地方令人舒服,事实上我已经决定留下来了,希望你能够保持你的这颗赤子之心!”

    至此,张晓星通过对外演讲,重新申明了他们东华共和国言论自由、不因言治罪的立法根本,邵飘萍便成了东华日报的记者和特约评论员,并且跟林志远一起将东华日报发展成了一个东亚最大的媒体,涉及纸媒、电台以及后来的电视台和网站等等,因为秉承最冷静的评论态度,东华日报并没有沦为官方的传声筒,以至于最后东华政府为了向外表达自己的声音,必须自己创立了一个东华中央媒体。

    因为民众的请愿,建国议会不得不尊重民众的议员,马上展开大选,成立议会,从简开国,宪法因为经过多日的商讨已经基本确定,虽然有些小的出入,已经不会影响到国家的正常运行。

    但是此时他们却又遇到了两个无法确定的事情,那就是国旗、国徽和国歌,作为国家的标志,这些东西对有些人来说,必须要反应中华的特点,关于国旗的事情,张士龙打算使用原本象征华夏的龙旗,而陈嘉庚却认为这种国旗带有严重的封建色彩,倒不如使用国民党起义的时候那种青天白日旗。

    对于青天白日旗,张晓星是没什么好感的,毕竟使用这种旗帜的那个政府最后被赶到了一个小岛上,成了外敌遏制中国发展的一个要害,国旗要的就是一个胜利的寓意,所以青天白日旗,张晓星第一个就否掉了。

    龙旗虽然能够反应民族特色,但是作为国旗来说,太过繁复,而且按照国际惯例,图腾往往是被用在国徽上面,就像是德国人的黑鹰国徽,沙俄的双头鹰,美国的白头鹰,英国的金狮子和独角兽,而国旗往往是规则的几何图形。

    而此时司徒美堂则提出了他的国旗提议:“实际上我们洪门很早就有我们的旗帜,当年我们的先祖反清复明之时,举得大旗就是明朝我们曾经使用过的日月旗,现在我们洪门既然是明朝遗民的后人,使用这种旗帜自然也是非常合理的。”

    司徒美堂所提的日月旗,是由红日、黄月重叠的图案和蓝底组成,蓝底代表青天,象征着我们华夏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

    日月重叠代表国家民族如日月般有恒不朽,位于正中不偏不倚,是取华夏之国位于四方之中之意。

    旗帜中央的黄色代表汉人的肤色,象征着这个国家是以黄皮肤的华人为主体的国家,十二道光芒,是指一天十二个时辰,一年十二个月,华夏民族的光辉永远照耀万方。红色光芒当中四个大角代表着华夏族民所遵守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进过司徒美堂这么一解释,张晓星倒是觉得没有比这个还合适的国旗了,既有历史底蕴,又有新时代的寓意,特别是司徒美堂所提到的,明朝政府的骨气。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种强硬的外交策略,虽然不一定合适,但是在现在中华积弱已久之时,所有国人都希望自己的政府能够对外硬起来,因此他们特别怀念那个时代的强硬外交,打不过也要打,打败了回去发展国力练兵图强,然后再打。

    但是清朝呢,那位老太婆明确地提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宁与友邦不予家奴”这样的买过言论,不只是在语言上卖国,实际上更是大卖特卖,宣统在他的回忆录当中曾经写过:“我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多少人,运走多少粮食和煤,只要不让我当大清的皇帝我就不会心甘。”

    反清复明一直是他们洪门的理想,而此时王朝虽然不会存在了,他们能够让这个国家拥有这样一面旗帜,那么他们死后也可以对自己的祖先说,他们已完成了发清复明的遗愿了。

    国旗决定之后,国徽的意见就很统一了,所有人都决定使用赤龙出水吞日月的图案作为国徽,东华地处南方,南方属火,因此以赤龙为东华国之象征,而赤龙所追逐的那颗日月图案的形象跟日本的国旗很像,这自然就暗示东华必然击败日本。

    1922年10月1日,张晓星在当年新建成的国会大厦当中宣布,东华共和国成立了,在东南亚华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国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