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言论自由-《大总理》


    第(2/3)页

    邵飘萍看向国会大厦台阶上的张晓星,他的脸上却没有丝毫高兴的样子,眉头紧锁,也不知道他是故作矜持,还是真的忧心国家的前途,不过邵飘萍觉得东华共和国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国家,他不能眼看着这个国家误入歧途。他虽然不知道张晓星的为人品质,但是见识过国内诸多军阀之后,他宁愿将这些掌权人往最最恶劣的地方去想,那样至少不会犯错误。

    邵飘萍并没有其他的办法,他只有手头的笔和心头的血,不过他愿意通过手头的笔和心头的血,让狂热人民重新归于理智。

    作为一个知道历史的人,张晓星当然明白现在下面这些人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后世苏俄德国中国这些国家都曾经经历了这样的阶段,对个人的崇拜,超过了对政府的信任,这是一种危险的状态,或许开始的时候能够保持清醒,但是随着“伟人”、“元首”、“领袖”一个又一个的头衔砸上去,直砸得人头昏脑胀,甚至于真的以为自己便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神灵,以至于后来昏招迭出,葬送了国家民族的前途。

    德国柏林在盟军的火炮和坦克之下,连小孩子都必须扛着铁拳反坦克导弹,来对抗进入巷间的苏俄坦克,隆隆的炮声当中,原本普鲁士的骄傲变成了废墟,狂人在焦躁不安当中,结束了他的生命。苏联在独裁当中,党派内部出现了令民众难以忍受的**,红场当中苏俄的旗帜静静地飘落,斯大林的画像被扔到一边,人民对他们没有一丝留恋。

    历史上无数伟大的人,都倒在了这种错误之下,甚至给自己的国家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张晓星虽然自负机智,却也不认为他就比历史上那些人强多少,既然那些“伟人”都栽了,他自然也无法幸免,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给这些狂热的民众降一降温。

    给民众降温又谈何容易,德国人经过了两次惨痛的失败,才算是成为了一个成熟的民族,而日本人经过了惨痛的失败,却仍然不知悔改。

    而第二天张晓星就看到在东华日报上面,关于民众情愿的评论《独裁与民主取决于民,东华共和国前途堪忧》,上面指名道姓地指出了,张晓星有成为独裁者的倾向,而民众应该保持冷静克制的心态,来保证国家的民主制度,而不应该因为对某个人的崇拜,影响他们的政治判断。

    张晓星往下一看,居然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新闻人物邵飘萍,他连忙叫过严睦宽,说道:“这个邵飘萍居然在我们这里?”

    严睦宽点点头说道:“邵飘萍这些日子一直都在我们东华,不过前些日子他到婆罗洲内部的考察我们的中小学校的教育状况,廖仲恺来到这里的那天,他正好回来!”

    “去,马上把他给我请回来!我倒要见见这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大记者!”

    而在此时,军情部,黄坤拿着今天的《东华日报》愤怒地将其撕成碎片,还是余怒未息,说道:“东华日报的总编都瞎了,这样污蔑总理的东西,他们居然也登了上去,我看他们都该关禁闭,马上派人将那个邵飘萍抓起来,还有那个东华日报的主编,也不要放过!”

    陈英生脸色古怪,说道:“黄坤,这个可不行,总理一向是主张言论自由的,而且东华日报的主编可是总理亲自任命的林志远,跟林琳是一母同胞的哥哥!”

    黄坤不禁一阵心虚,林琳可是总理的未婚妻,要是真把她的哥哥给抓了,拿自己可就要倒霉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