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畅销产品为嘛齁贵?-《高贵与尊严》
第(2/3)页
“哦?说说看!”我方厂长来了兴趣。
“我们知道,产品成本也不神秘,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构成。”对外行,我总是通俗易懂。
“这个领导们比你还清楚,别废话了!”一个尖锐的分贝再度响起。
“水经理!”厂长发怒了:“你能不能消停点!叫你分析,你又找不出原因,给我闭嘴!”
“shutup!”外方厂长也对着经理吹胡子瞪眼,随后对我做了个请继续的手势。
不去理会经理的难堪,我直视着厂长们讲:“材料和人工没问题。我们有非常先进的材料定额。
人工方面,虽然比不上福特汽车早年那么残酷地分析和减除工人任何多余的动作,但也使平均劳动生产率上浮了20%。当材料和人工都能准确计量后,制造费用的分摊就大有学问了!”
“呵呵,愿闻其详。”厂长眼前一亮。
“传统制造费用分配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生产工时,二是机器工时。我们厂采用实际生产工时分摊制造费用。”我知道厂长们不太专业,也不想过于卖弄。
“根据我在滨城互感器制造业的经验,生产自动化程度越高,人工成本就越低,那么按照单一的工时等标准分摊制造费用就会导致成本计算的严重失真。”
“实际生产工时分摊制造费用这么多年了,也没有人说不妥啊!”经理小声嘀咕。
“是啊,现在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吗?”厂长也很不解。
我站起来继续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后,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得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管理作业增多,因而直接的生产活动相对减少。
这一切使得生产的间接费用呈急剧上升的趋势。70年代以前,间接费用仅占人工成本的50%-60%。然而现在很多企业的间接费用已上升为人工成本的400%-500%。以少量的人工费用为基础分配大量的制造费用,必然带来成本分配的偏差。”
“but,why?”老外厂长问。
“因为传统成本核算方法隐含了一个假设:产量成倍增加,所有投入的资源也会成倍增加。然而,现实企业中资源的消耗与产量不相关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耗用较多的产品,其耗用的产品质量检验费用就多了么?显然未必!因为检验费用的多少与生产时间的长短没有直接的正比例关系。
又如,企业本月在同一个车间生产两种产品,一种产量高,另一种产量低。传统成本法下,高产量的产品由于耗用的工时较多,就负担较多的厂房折旧费。
实际上,两种产品占用厂房的时间是相同的,应该分担相同的厂房折旧费。所以,传统成本法高估了高产量产品的成本,低估了低产量产品的成本。”
厂长站起来,递了一杯水给我,赞许道:“慢慢讲,不着急。你这么一点拨,我这个外行都快入门了。”
“不着急才怪呢。”心想女朋友一个人拖着大大的行李箱,孤苦伶仃站在小区等我的模样,上火啊!
“你有事吗?”厂长善解人意。
“有事!我长话短说。纠正偏差的方法已经有了,这就是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考虑到翻译不懂会计专业术语,我直接对老外厂长说了个单词。
“我把厂里的生产分成了材料采购、物料处理、启动准备、装配、工程处理、质量控制、产品包装、管理8个作业。这一个月来,我观察了所有的作业,分别按照不同标准,对十多种主要产品的制造费用进行了分摊。这是我初步计算的表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