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最终结果-《大收藏家》
第(2/3)页
“哎呦,蔡建,看不出来啊,你还对这件瓷器,没死心呢?”曲文不由得调笑着说道。
“若是换成你,有机会到手这件瓷器,你难道不愿意?”蔡建不禁没好气的道了一句,说完,还有些玩味的瞥了曲文一眼。
“我说,你们两位,就这件元青花人物大罐来看,真要是说到价值的话,你们都不应该和我争啊。”郑波这个时候,开口说道,“两位应该很清楚,对于这样的瓷器,最大的价值,就是研究了,而不是摆放进个人的保险箱里。而故宫里面,可是非常的期待,有这样的一件瓷器,来进行展览的,这是一个难得的,宣扬元青花瓷器的机会。”
……
坐在王极东一侧的方荃,则是在这个时候,用一副“看好戏”的模样,目光不断的在蔡建三人身上来回转悠着,最后,才把视线落在了王极东的身上:“我说,你就不出言,阻止一下?”
“我?”王极东一愣,“我就甭凑这个热闹了。”
蔡建三人,之所以争来争去,无非是比较的看好这一件元青花人物大罐。虽然说,这件瓷器的市场交易价格,不会很高,但是,对于真正的收藏爱好者而言,这样的瓷器,才是值得珍藏的。哪怕是作为故宫研究院的郑波,都巴不得王极东直接的把东西给捐献给故宫呢。
一件道教人物纹饰的元青花大罐,哪怕是残碎了的,依然是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而王极东能够收到这件瓷器,最大的意义,也就是在此了。
正如王极东之前所疑惑的一样。这件瓷器上的三个最大的疑点,此时经过了五人联手的鉴定,却反而是成为了这件瓷器上。最大的闪光点。
“全真七子”,出现在一件元代的青花瓷上。自然是透露出了道教在元代的重要性。但是,一向信奉萨满教和喇嘛教的蒙古族,又怎么会如此的推崇道教呢?
而元代上都的“金莲花”,同样的是出现在这件瓷器上,是不是说明了,这件瓷器在烧制的时候,已经离开了景德镇,转而来到了元代的上都呢?又或者是。参与到元代官窑瓷器的烧制过程中,已经有了蒙古族的工匠的参与?
最后一个疑点之中,整件瓷器上,主题纹饰的风格,和辅助纹饰所表现出来的巨大的“画工”的落差,似乎是可以解释了第二个疑点,但是,这样的风格的瓷器的出现,本身就是打破了一贯而来的元青花瓷器的纹饰风格,这可是有着典型的特殊时期的历史意义的东西啊!
王极东又如何会把这件瓷器出手?
……
因为这件瓷器的鉴定结果。几乎是被确定了,接下来的时间里,五人之间的交流。倒是畅快了许多。曲文和蔡建,还不时的表现出几分,对于王极东“好运气”的嫉妒。
“若是接下来,你对这件瓷器的处理,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话,不如,这件瓷器,就先放在我手上一阵子吧。”蔡建开口说道,“我对于这东西。可是非常的有兴趣的,而且。放在我手上,也更容易让这件瓷器。得到行里人的认可。”
蔡建这话,可不是说虚的。
同样的一件瓷器,哪怕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论据,支撑着这一件瓷器是真品,但是,落在不同的人手中,所能够达到的效果,却绝对是不同的。
王极东在瓷器方面的眼力,在蔡建、曲文几个相熟的人看来,自然是得到了认可的。只是,大多数的古玩收藏一行里的人,不清楚啊!总不能是每一个提出自己的疑惑的收藏行家,王极东都直接的去解释一番吧?
若是换成蔡建来邀请部分的收藏行家,再摆出这样的一件瓷器来,那获得认可的效果,肯定是要过王极东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