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无名书法(上)-《大收藏家》
第(2/3)页
王极东猛然间浮现在脑海中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纸,这字,可都算是有些年头了啊。
如果说,对于木器家具而言,王极东的鉴定水准还只是停留在幼儿园级别的话,那么,因为自身的修养的问题,对于书画类作品的鉴定,王极东也算得上是小学级别的了。
至少,王极东自己就会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而瓷器做旧的时候,所需要掌握的画工,那就更不要说了。
现在这纸张上的书法字迹,既然能给王极东以陌生的感觉,其一,自然是说明了它肯定不会是某个书法大家的作品了。对于历代的书法名家的笔迹,王极东自认多少还是能认识的。
其二,在纸张上并没有出现落款,书写的内容中也没有出现显眼的某个历史大人物的名讳,只出现了一个日期,还仅仅是“二十三日”这样的泛泛的日子,对于追究作品的作者而言,无疑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纸张上竟然没有王极东所能认识的鉴赏印。这对于一幅字画的价值而言,无疑是致命的。
不过,在微微的叹息了一声之后,王极东也想开了。若这幅字,真是某个名家的作品,又有了大收藏家的鉴赏印之后,那可就是传承有序的东西了啊。足以让它的身价倍涨。又怎么会流落到隐藏在一个民国的小木盒子里的命运呢?
想来,这件书法作品,也就是某个书法笔力还不错的并不出名的古人所书写。巧合的是,还被一位民国的工匠给收到了这件小木盒子里。
这样的推测,倒还算是在情在理。
一个古代的木匠,要说能鉴赏书法作品的,并不见得就有很多。能偶尔得到一幅书法,然后藏在木盒子里面,留给自己的后人,自然也是一种不错的做法了。毕竟,古代人的识文解字,可远要比现代人困难的多了。王极东是拥有着民国的记忆的人,对于这一点的认知,显然要更深刻一些,也更容易接受一些。
不过,就是可惜了这么一张字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