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以鞑子骑兵的速度,奔赴至破胡关也不过顷刻之间。 若是我们冒然追去,反倒要被他们据关而守,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另外,鞑子弓马娴熟,骑射技艺乃是一绝。 纵使疾驰中也能转身射箭,此乃我大明将士不如的地方。 若是我们逼迫甚紧,势必激起他们的凶性,背水一战。 未免得不偿失了。 何况,我们还要着眼长远的战略呢。 若是小王子就这么没了,又有谁能与火筛、瓦剌甚至朵颜三卫相抗呢。 不如放他们会草原狗咬狗。” 众将闻言,纷纷赞道:“大人足智多谋,我等叹服。” 江宁笑了笑,又道: “不过还是要派兵跟在他们后面做做样子,不然完全不追,未免有些可疑了。 至少,不能叫山顶那位归义王发现端倪不是?” “大人放心,我等知道该怎么做了。” 命将士打扫战场,收拾残局后,江宁带着王守仁回到山上面见朱厚照。 此时花当为了早日入主草原,迫不及待地在向皇帝辞行。 朱厚照勉励了几句,便让人送他下山。 雅若跟在自己父亲后面,经过江宁时,忽然转过俏脸来,对着他眨了眨美眸。 旋即又快步跟了上去。 江宁失笑地摇了摇头。 “末将王守仁,拜见陛下!” “快快请起,王卿实乃朕的福将啊。” 朱厚照看着俊朗的王守仁,怎么看怎么满意。 “王卿真是国之肱骨,朕当初没看错你,却看错了那杨一清。 哼!想杨一清坐拥十万大军,却放任鞑子破关犹不自知,到现在还无有一兵一卒赶来,实在该死!” 王守仁张了张嘴,看向江宁,希望他这个皇帝眼前的红人,能帮自己的上司说话。 江宁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对朱厚照道: “陛下,今日之事,还真不能怪杨将军。 之前花当在此,臣不方便与你说,实乃是边军中有白莲教妖人,控制了破胡关的防务,才会轻易放鞑子入关的。 杨将军刚刚到任,尚且没来得及整肃军队,非是他故意失察啊。 何况这两三月功夫,杨将军带着边军将士屡屡挫败鞑子的进攻,一挽他到任前的颓势。 还派遣孤军深入大漠,使得草原内乱,为陛下日后开疆拓土,文治武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乃于国有功,还请陛下明鉴!” 朱厚照闻言,眉头渐渐舒展道: “不错,江卿言之有理,那便算是这杨一清功过相抵吧。 不过这白莲教确是该死,造朕的反也就罢了,竟敢里通外国,做出此等汉奸之事,罪不容诛! 给朕查,狠狠地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