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所以臣想请陛下能否赦免了她的贱籍,让其复为良民。” “就这事儿啊。” 朱厚照随口应道: “我哪有不应之理。 再者,她既然照顾好了芸儿姐姐,不可不赏。 那便让她做个太医院女官吧,就留在你府上看看病。” 江宁大喜:“臣替郑姑娘谢过陛下。” “呵呵,不谢不谢,我走了。 江侍读,我下次再来看你。” “臣送陛下。” 江宁说着,招来一个丫鬟说了几句,连忙相送朱厚照出府。 丫鬟得了他的吩咐,飞也似地跑进了后宅。 贺玉瑶目睹了一切,见江宁对郑芳蕊那么上心,偏对自己是那副态度,心中直直地泛起酸楚来。 几日后。 自江宁暗示焦芳在朝中上书耕种新作物后,便遭到了群臣的强烈反对。 理由都很统一。 那就是不能确定新作物亩产到底如何。 若是贸然种了,反倒比不得稻谷米粮,岂非竹篮打水一场空,还白白浪费了一年光景。 实在危害国家社稷。 由此,被焦芳派出去的吏部员外郎赵簧,受到了言官和御史群起而攻之。 差点没被弹劾掉。 江宁收到这一消息后,对焦芳道: “毕竟是新东西,百官不信任也在情理之中。 这样罢,便找些地方试种,等出了成果,再向陛下上书不迟。” “大人英明。” 焦芳连忙恭维道。 江宁思量了一会儿,缓缓开口: “我上次与你说过的吴中才子祝允明,他已有了举人功名,可以做官了。 等他带着粮种回来,便挑个好地儿,让他做一县父母,在当地试种吧。” 焦芳犹豫道:“大人,这一县会不会太小了,看不出成果啊。” 江宁啜了口茶,继续道: “我在江南抗击倭寇时,发现了一个人才,便是海宁盐运使张允让。 其人允文允武,才智不凡,资历功劳也都差不多了,找个机会,擢升为浙江都司副指挥使,于军中屯田试种吧。扩大些影响力。 对了,翰林院的严嵩能力不凡,便调他去户部做个郎中吧。 他为人机敏通达,相信可以处理好农耕诸事的。” “下官都记下了。” 焦芳连连点头。 他是江宁的人,自是希望看到自己这一党势力越来越大。 如此才能实现政见抱负。 “嗯,除此之外,你有什么人要举荐么?” “正要报于大人知晓。 那位替下官上书的吏部主事赵簧虽品德有些小小缺陷,但颇有能力,兼之八面玲珑,可以一用。” 江宁沉吟了一会儿,道:“那便想办法去任户科给事中,监察户部。” “下官明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