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暂时安宁6-《复兴之帝国时代》


    第(2/3)页

    辜鸿铭刚准备去,世续眼疾手快,花了不到两块银元抱回了两大纸包吃食。

    “你怎么跟我抢啊,世续?说好了是我请客的。是吧,少爷。”

    光绪拉着辜鸿铭直往前走,忽的问:“汤生,从物价角度来说,咱们中国和日本的农副产品及饮食类有何差异?”

    也幸亏辜鸿铭记忆力强,思索着把陪皇帝去东京时打听来的物价一一解说,听得世续、王商、瑞恩直发愣,崔玉贵边笑边想:这小个子脑袋瓜子真没的说!

    “您看,咱们的肉饼4文钱一个,日本的肉馅饼是8分钱,一块银元兑换2日元多,但日元的单位是一元换一百分,中华是一元换十角,一角换十个铜圆,一铜圆换十文钱,则我国的食品物价远远低于日本,深层次说,中国地大物博,农副产品价格一直偏低,而日本亩产单产量在800斤以上,他们的粮食价格也远高于中国。只是日本本土并不十分吃面食,他们大多种植水稻,所以大米价格与我国南方价格相同,假如,京师每年400万石漕米减为200万石,南方米价大约比日本低一倍左右。还有,当时在东京,您注意到没有,他们的工业产品就比我国低很多了。其他像首饰,绸缎等等,因为他们是机器生产,所以比我们手工的便宜一些。”

    “真是博闻强志!汤生,你说如果我国农产品价格低,农民们的生活保障该如何提高呢?”光绪迈步进了会仙居。

    “这个问题在德国时臣有些心得,价格问题不能用行政手段强力改变,朝廷只能使用经济手段,缓慢提高物价同时朝廷以较高价格收购粮食再以平价售出,既保障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还能给其实惠,等大农场慢慢形成,就让市场去调控了。朝廷不过多花几个钱,但无论国民还是建设都会得益。农民们手里的钱多了自然会消费,购买工业品,拉动国内经济。呵呵呵。少爷,咱们国家可是农业人口最多,拉动主体消费的是他们,这点与别的国家不同。”

    “您来了!里边请!里边宽敞!”店小二见几人穿戴华贵,殷勤跑过来招呼。

    世续安排其他人店外守候,自己与王商、瑞恩、玉贵陪着皇帝找了张靠墙桌子,光绪见几人不敢坐,假装生气:“咱们是吃饭,不是朝会!你们这么着我吃的下去?都坐!”

    几人拿捏着坐了。世续摆上外买的小吃,又叫了炒肝。不大会儿,几碗热气腾腾香味直喷的吃食端上来,光绪定睛看,只见中号蓝花碗里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而不?,正疑惑着怎么吃,店小二又奉世续的命去对面得意居买来了酱羊肉、薄脆单饼,世续用饼仔细卷了肉,又撒上几块切成丁子的五香猪头肉递给光绪。

    “好你个小子,还真会吃!”大口咬饼,鲜香满口,“您再喝口炒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