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新的起点4-《复兴之帝国时代》
第(2/3)页
凡军机处的集体会议必须誊写详细会议记录,所有大臣会议后署名认证存档以备皇帝查问。
凡皇帝亲自在军机处和其他地方举行的御前听政会议,也必须有会议记录并有大臣署名,以负责任。
这种独裁与分权相接后的行政程序当然不能称为民主或是宪政。而是皇帝有限度的给予大臣权力,唐汉明知道在百弊丛生、百废待兴的新政改革转型时期,权力的运作必须是看得见摸得着同时又得满足各自所需,太独裁了影响自己与维新大臣的关系也调动不了大臣们的积极性。放权过多会造成今后自己计划的搁浅。而李鸿章、左宗棠深受封建思想熏陶的大臣们已经对皇帝佩服,这样分权正好让所有军机大臣感恩戴德的付出精力辅助自己谋划大事。
当然,军机大臣的集体署名制和副署制度就是为了让大臣们对政务负责,而自己则可以避免行政失误导致国民对皇帝的不满。于私是脱离责任,于公也是为内阁制打基础。
军事命令权必须要收揽在自己手里。这样,唐汉明就可以。高居九重之上指导群臣而不会陷入密集的小事务,拿出一大部分精力思考下一步重大政策的改变和自己私人的体育锻炼和学习。
这种行政体系大部分仿照了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权力运作方式却还带有中国特色。
其实清王朝的统治者为严格防止军机处权力过大不仅没有废除前明时期的内阁,反而在中央设立了多个机构并列存在以预防大臣权力危机皇权和保证皇帝拥有所有的帝国最高权力,不使之下移。像康熙时期的南书房专门记录誊写密旨,雍正时期才正式设立了军机处作为皇帝总揽政务的秘书处,而一向标新立异的乾隆皇帝把早就名存实亡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废除。
但同时,各代皇帝保留了内阁这一发布普通政令的机构,为的就是监视、牵制军机处。在真正的历史中,中法战争因前线溃败,恭亲王奕?作为领班军机大臣难辞其咎。于是老谋深算的慈禧太后绕过军机处,直接让内阁用明发上谕的程序一举将所有军机大臣罢免。彻底清除了奕?在中枢的势力。
这就是东方君主制权力运作的事实――唐汉明当然明白,所以他也保留了内阁这个现在只主管修书的机构以防万一。
万一,在他自信的字典里是不会有的。
就像他现在每天开始的锻炼身体。在21世纪的正史记载,光绪皇帝虽然是被慈禧太后毒杀。但从小他体弱多病的健康状况也使得他在壮年时期就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这才给了慈禧太后可乘之机。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唐汉明也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健身计划。
现在中枢机构与各部各省的行政程序完全理顺,他有了很多时间,什么日理万机都成为了历史。他可不想自己还没看到新政成果和中国强大之日先行“壮烈牺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