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二陛下眼角跳了一下,闭上嘴巴,沉默的看着房俊。 一旁的太子头顶冒汗,心说这个棒槌当真是作死,非得要再父皇的兴头上浇一盆水不可? 急忙上前一步,道:“二郎有何要事,不如稍后再说……” 话音未落,却被李二陛下打断:“让他说,朕倒是要听一听,房爱卿可有何等金玉良言。” 娘咧! 李二陛下心中恼火,以往只要自己稍稍露出一些得意之状,必然有魏徵那老贼跳出来泼凉水,害得朕郁闷得不行。如今魏徵死了,你房俊难不成想要接过魏徵的班,当一个“诤臣”? 还是说,你小子心里始终对降爵撤职一事耿耿于怀、念念不忘,朕没让你舒坦,你就变着法儿的不让朕舒坦? 岂有此理! 倒是要听听你如何给朕“泼冷水”,泼得有道理还则罢了,泼得没道理,朕今日就让你好看,让你尝尝当“诤臣”的代价! 李绩一张扑克脸没什么表情,却依旧看着房俊说道:“二郎,慎言!” 这些大臣都了解房俊的棒槌脾气,唯恐他注重西域的意见被皇帝驳斥而耍脾气,从而惹恼了皇帝。 事实上,殿上大臣们皆是一时之人杰,对于房俊注重西域、防范阿拉伯人的意见是很认同的,但是大家不谋而合的认 合的认为,东征才是眼下头等大事,阿拉伯人再是强悍,完全可以等到以雷霆万钧之势荡平高句丽之后,再从容计较…… 房俊被大家的紧张神情弄得一愣,和着都以为我就是个棒槌,不分场合的耍性子? 不过太子、李绩等人的关切之情、维护之意,还是令他心中一暖。 吸了口气,鞠躬施礼,从容道:“陛下,微臣有一点愚见。” 李二陛下道:“讲!” “喏!” 房俊脑子里组织着说辞,缓缓说道:“东征乃是国策,举国上下尽皆认可,必定要集结全国之力,一战而定。不过前隋殷鉴未远,百万大军征伐高句丽却铩羽而归,不可不借鉴。前隋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便是后勤辎重粮秣的补给未能及时送到前线,导致军心涣散,战力不足。而且其超过百万的大军横陈在辽东边境,有的军队势如破竹,有的军队进展不力,甚至有的军队遭遇败仗……彼此之间缺乏统一的指挥,纵然隋炀帝再是英明神武,亦很难通过一己之力全盘只会百余万大军的攻守策应。”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然而在场之人谁都明白其中的道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