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自毁长城失天津-《狗官》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八十四章  自毁长城失天津

    载垣的折子连夜就到了京城,肃顺阅过后不敢半点耽搁,马上递牌子进宫,把它送到了咸丰手上。

    “肃爱卿,这撤军之事你怎么看?”咸丰懒洋洋地半躺在暖阁中,草草过目后向肃顺问道。

    “回皇上,奴才觉得这撤有撤的道理,不撤也有不撤的道理。  两难之下,实在无法判断哪个更好些,这才进宫面圣,请皇上亲自决断才是……。

    ”肃顺狡猾地把包袱反丢给了咸丰,不肯先对此事表态。

    咸丰眉毛一扬,拿着折子在手心中拍了几下,问道:“哦,肃爱卿倒是说说,这好在哪里,不好又在哪里?”

    肃顺连忙叩首回道:“皇上,如今英夷提出和谈,此乃良机是也。  既然和谈,那就应该以止兵戈为上,由此来看,天津再布重兵未免有失恰当。

    我朝乃是天朝,向来以礼仪之邦名扬四海,圣人有言,凡事讲究义与信,撤军既是避免前方将士无端冲突,导致事态再次扩大,更能给英夷展示我天朝之堂堂正气,以消除对方顾虑,有利和谈继续进行,此乃一利是也。

    ”

    “弊端呢?弊端又是什么?”

    “怕就怕英夷趁我撤军之后再攻天津,有道是战事千变万化,一旦失去先机,再要想扭转乾坤就难上加难了,此乃一弊。  ”

    咸丰点头赞道:“肃爱卿言之有理,如此看来撤也是难,不撤也是难……可这两难必选一难,让朕实为头痛……。  ”

    见肃顺低头不答,咸丰心头一阵烦躁。  在咸丰内心,他是极度想促成和谈的,但眼下究竟是撤军。  还是不撤军的难题摆在他面前,让他怎么都下不了两选其一的决心。

    “不知道于爱卿现在到哪里了?他在上海常与英夷打交道,熟知夷人手段,如他现在京城,或许会给朕提些好建议……。

    ”这时候,咸丰突然想到了和珅,忍不住感叹了几句。

    没想到,咸丰不感叹还好。  随口这么一说却引出了肃顺强烈的嫉妒心,肃顺眼珠一转,仔细揣摸了一下咸丰的心意,很快就下定了决心。

    “皇上,奴才思量良久,倒是想了一个办法,就不知是否妥当……。  ”

    “爱卿有何办法?那还不快快说来!”听肃顺如此一说,咸丰眼前一亮。  马上打起精神,急急问道。

    肃顺回道:“皇上,天津如今有僧王的蒙古铁骑和丰台、八旗京师各营,另外还有左宗棠地新军协助。  眼下来看,如按英夷提出的全部撤军。  那是断然不能接受的。

    有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也不可无啊!何不如双方各退一步,由我军撤出一部分,在英夷面前表出个姿态。  缓和一下和谈矛盾,想来他们也能够体谅我等顾虑。  ”

    “撤一部分?撤多少?怎么撤?爱卿可否细细解说一下?”咸丰听了一愣,仔细想了想觉得肃顺这话有道理,但又不知怎么操作为好,急着继续问道。

    “撤左宗棠,留僧王!撤新军,留蒙古铁骑与八旗各营!”肃顺连忙说道:“僧王骁勇,天津有僧王在足可放心。  左宗棠的新军撤出并不妨碍天津防务。  ”

    “把左宗棠撤出去?这未免有些不妥吧?前日僧格林沁上书,举荐左宗棠署理直隶总督一职,朕已下召准了。

    何况左宗棠此次带兵千里救援,为国立下如此功劳,在此等关头上把他的新军撤出天津,不免寒了忠臣之心呀。  ”

    见咸丰犹豫不决,肃顺连忙给左宗棠上眼药,以满汉之别、直隶地势、太平天国之变等理由点出左宗棠论能力和才干虽可胜任直隶总督一职。  但他的新军却不适于放在直隶。

    以免拥兵自重,引出唐时的安史之乱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