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打掉牙就和血吞-《狗官》


    第(2/3)页

    ”穆彰阿连连摆手,叹声说道:“其实当年老夫也瞧出了些形势,却因为种种原因,未有君实如此壮士断腕的决心罢了,要不然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何况,君实当年如此做也是出于无奈,要知道当今圣上把老夫恨之入骨,如你留在京中今日必无有好结果。  所以……君实当年之策行的好!行得险!也行得巧!”

    饶有深意地看了和珅一眼,穆彰阿继续说道:“君实有当日之策,才有今日之果,有道是危机过后就是光芒大道。  如今君实已是朝中重臣,虽还未入军机,但也为时不远了。

    老夫可以断定,以君实之才、心机和智谋,不出十年就能直入中枢,掌控朝柄!”

    穆彰阿几句话一说,和珅忍不住吓出一身汗来。  这些话要是传到咸丰耳中可不得了。  瞧着和珅一副惊慌失措地样子,穆彰阿却敞快地哈哈大笑起来。

    “此话出老夫之口,只入君实之耳……。  ”穆彰阿安慰他道:“老夫门下,除了君实外,只有涤生可堪当大任。  君实做事沉稳,考虑周密,对你……老夫是丝毫不担心的。

    唯有让老夫担心的人,只有曾涤生啊!”

    话说到这里,和珅才隐约明白了穆彰阿的意思,同时也对穆彰阿能这么记挂自己门生,并有如此深厚感情而有些感叹。

    “涤生兄而今已不比当年,刚才景和所说奏折之事就能看出来。  老大人实不必为涤生兄担忧……。  ”

    “不然!”穆彰阿正色道:“涤生性格刚毅,虽有磨练,但依旧比不上君实。  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在小处涤生或许会迁让,可一旦触及痛处时,以涤生地性格肯定要坏大事。  老夫虽不知兵。  但从君实刚才所言之事猜出,涤生几次战败都是意急心切,莽然行事而为。

    这就是他的性格,不是几天能改过来的!”

    穆彰阿这话是一针见血,确确实实地点到了曾国藩穴位上。  知弟子莫如师长,穆彰阿这位权相的确不是一般人,对自己的得意弟子看的尤其准确。

    如此眼光,让和珅也暗自佩服。

    “老大人不必多虑。  景和有机会会与涤生兄细谈一次。  ”

    穆彰阿见和珅如此回答,笑着点点头。

    接着他转身从后面取出一件东西来,眷恋异常地拿在手中抚摸半响,过了好久才轻叹一声,把它递给和珅道:“君实,老夫年事已高,近来身子又不好。

    此物已陪伴老夫多年,老夫今日把此物交给你。  你与涤生各持一件,也算是留个想念吧……。  ”

    穆彰阿这话说得有些黯然伤神,似乎在交代后事一般,和珅听了心中不由得也有些酸酸地。  看着面前这位白发苍苍,病痛缠身地老人。

    和珅怎么都不能把他与几年前的那位意气风发、大权在握地权相联系在一起。

    入手觉得一沉,和珅这才看清楚穆彰阿给他的正是两颗从不离身的玉球。  这两颗玉球和珅记忆非常深刻,它们几乎是穆彰阿身上的一部分,当年穆彰阿不论走在哪里。

    都会随身携带,多年抚玩下来,早已经磨得滑不溜手。

    “把此物交给涤生后,再帮老夫带一句话给他……。  ”

    “老大人请讲!”和珅握着两颗玉球,恭恭敬敬地答道。

    穆彰阿嘴角微笑几分,眼中却露出坚毅的神色道:“告诉涤生,以后凡事记得:大丈夫打断牙,就和血吞!”

    和珅猛然一震。  抬头看着穆彰阿肃然的表情,深深地点了点头。

    “大丈夫打断牙,就和血吞!”这句话不仅是穆彰阿如此枭雄末路地写照,更是变相警告了和珅与曾国藩,让他们随时记得不用意气用事,在有些时候就算明知道自己吃亏,为了生存,也必须忍耐下去。

    带着两颗玉球。  与感慨万分的心情离开了穆府。  当和珅站在穆府外。  回首再看一眼这曾经辉煌一时地府第,心中地酸楚又忍不住涌了上来。

    回家的一路上。  坐在轿中地和珅一直在默默想着心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