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绝世奇才斗英人-《狗官》


    第(2/3)页

    “真是中国人!”少年顿时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夸张地指着和珅的辫子:“我没猜错!真的没猜错!您真是中国人!您的辫子!这辫子就和我以前一样!我果然没有猜错……!”

    “辫子?”和珅愣住了:“你以前也有辫子?”

    “当然有!”少年得意的指着自己空荡荡的脑后:“我从小就留着辫子,直到去年才刚剪掉的它,所以我见您也留着辫子,这才会问您是不是中国人。”

    “你也是中国人?”

    “是的!我是中国人,可我出生在南洋,从没去过中国。”少年欣喜中带着有些向往,点头答道。

    少年这么一解释,和珅立即就明白了。在南洋的中国人一直有着不少,在明末清初时,中华大地上战乱荒芜,饥荒横行,为了让自己生存下去,那些活不下去的闽南人就冒着风险,飘洋过海,跑到了南洋,并留在那里代代流传了下来。而面前的少年,官话里带着闽南口音,毫无疑义就是当年出海的那些人的后代。

    虽然是相隔好几代,并从未回过中国的后人,而且少年的母亲还是个金发美女,但他的身上的的确确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而且听了少年的解释后,才知道他从小就在父亲的叮嘱下留起了辫子,在家说中文,行中国礼。直到了英国后,才在因为一件事的发生,剪掉了脑后的辫子。

    “是因为英国人不习惯看到中国人的辫子么?”和少年聊了一会,和珅对这个既聪明又健谈的少年有了很不错的印象,听他说到这里,忍不住问了一句。

    “这倒不是……。”少年尴尬的抓抓脑袋,笑了笑:“其实是因为我的邻居,玛丽太太的小女儿……她是我的女朋友,一直很喜欢我的辫子,为了讨她欢心,我一时冲动之下……就把它剪下来送给她了……。”

    出乎意料的答案,让和珅忍笑不俊,他万万没有想到,在自己面前还未到二十岁的少年居然还是一个情种,为了自己喜欢的女孩,毫不犹豫地就剪掉了留了十多年的辫子。

    “哈哈哈!有趣!有趣!”和珅忍不住笑了起来,同时对少年的直白和坦率大为赞赏。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言的闲聊着,直这时候和珅才知道,少年原来到英国是求学的。他在英国有一个从小看他长大的义父,而来英国也正是他义父的精心安排。

    出于好奇,和珅问了问少年的学业情况,少年有些羞涩地把自己的情况大致说了一下后,和珅才惊愕的知道,原来面前的这位少年居然在英国最高贵族学府——爱丁堡大学求学。

    爱丁堡大学是英国最古老也是最大的六所大学之一,它甚至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学校之一。这座学校造就了无数人类历史上的出名人物,英国的着名哲学家休谟、小说家司各特、历史学家卡莱尔、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他们都毕业于爱丁堡大学。

    因为暂住在爱丁堡,所以和珅对这所闻名于世的大学并不陌生,甚至还不止一次听那些英国贵族们炫耀过在这所学校学习的经历。

    “我马上就要完成爱丁堡硕士学位的全部学业了,再过几个月就要去莱比锡大学攻读土木工程的学位。等这些学位到手,义父还要带我去法国拜访他的好友卡莱尔先生,帮他整理《法国大革命》的修改稿件,并在法国学完希腊文和意大利文的学习……。”

    听到这些,和珅瞪着不敢相信的眼睛,看着这个有些腼腆的少年。他怎么都没想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的天才存在。和珅虽然自认是才华横溢,博学多才,而且出洋后眼界大开,见识也比当年更胜一筹。可是,与这个少年相比起来,却明显自愧不如,甘拜下风。

    “你现在学会了几国语言?”听到这少年还要学希腊文和意大利文,和珅不由得问了一句。

    “这个……我算算……。”少年不好意思地数着手指:“英文、德文、法文、俄文、拉丁语……要是再加中文的话,现在一共是六个……。”

    “天才!天才!”和珅心中狂叫,欣喜若狂。当他发现这少年是如此优秀,又是中国人的时候,顿时起了招徕之心。

    要知道和珅从出洋的一刻起,就一直在找寻改变自己国家的方法,可是因为对西方世界的不了解,使得他艰难万分。虽然和珅努力学习着,也渐渐用自己聪明才智摸索到了一些,可这些对于他来说还是远远不够,他现在最迫切的就是需要一个能够彻底了解西方世界,并懂得中国的人来引导、帮助他。

    可这种人那里这么容易找到?西方人不论对中国人如何友善,但终究不是自己人,也无法掏出全部心力来帮助已经陷入困境的中国。所以,无奈的和珅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摸索着前进,摸着石头过河,这其中的艰辛和困苦,外人根本就是无法得知的。

    在这时候,一个从小生活在中国传统家庭,并接受了西方全面高等教育,又深深了解西方世界的少年出现在他的面前。不仅如此,这少年还有如此的语言天赋和才华,简直就是上天赐给和珅的礼物,是上天带给中华复兴的一个希望!

    和珅强捺着心中的激动,不着声色地继续他们的谈话,并暗暗打探少年的性格,观察着他是否对自己祖国有忠诚之心,能不能为自己真正所用的时候,周围突然传来了一阵阵嘻嘻哈哈,喧杂的笑声。

    “快瞧!快瞧啊!支那人的猪尾巴……哈哈哈!太可笑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