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新青年(下)-《世纪帝国》
第(2/3)页
看着陈庆同在院外上了车,郑宇靠到靠背上,眯着眼睛说道:“扬才,你怎么看他?”
“此人有胆,见识也不凡,但难以控制。”耿轩轻声说道,“他是个有大心思的人。说的是以小见大,从点滴入手,其实打的主意恐怕是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国家的舆论。陛下,既然如此,我看这个事情不能交给他。”
郑宇沉吟半晌,轻轻摇了摇头:“扬才,真正有才华的人,都是有傲骨的。再说,我的意思,你真的看不出来?如果仅仅是多一张嘴,我犯得上大费周折?”
耿轩微微一愣:“陛下,您是真的……”
“现在是战时,舆论一致有其好处,但政府这帮人我算是看透了。让他们尝到了甜头,以后也是尾大不掉四个字。”郑宇哼了一声,“现在我抓得紧,他们刚换上来,又经历了那些事情,自然勤谨。但说心里话,干事情的都是一脑门子官司,谁也不喜欢边上有个饶舌的老在那里指指点点。这陈庆同看来也是个有大心思的,说是帮助青年思考,更多恐怕要落在监督中枢政策上。以小见大,这里边学问可大了。”
耿轩也有点糊涂了:“陛下,那您的意思……”
“这个人有价值,是可用的。”郑宇平静地说道,“不过,这舆论是双刃剑,如果所托非人,即使好心也会搞砸了事情。他的心性如何,行事如何,还要观察。安排人手下去好好注意他的表现。”
耿轩点了点头。
“对了,汪铭汉那边完事,你让他来一趟,我有些话交代他。”郑宇又嘱咐道,“你这边也做做准备……中枢的整个政策框架基本上已经理清楚,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向下的推动。上次和你说过去广东的事情,你把手头的事情在书记处交接一下,过两天就启程吧。”
耿轩闻言,心头火热,但还是尽量平静地应了声是。
“这次你去广东,要重点去看一个地方。”郑宇的语气显得格外凝重,耿轩不由得越发上了心,“韶关,曲江工业区。”
清晨。
春天的太阳总有活泼的劲头,三窜两窜就已经蹦得老高。郑宇一身禁卫军的作训服,正在操场上和邱海阳对着压腿,脸上满是运动后健康的充血,红扑扑地透着喜庆。
旁边的禁卫军特卫营正在一圈一圈地跑步,一溜新剔的大光头,在阳光之下泛出青光,军歌声震得山响。一个个猛男上身的腱子肉把棉布背心绷得紧紧的,下身的作训裤和大头皮鞋一色的纯黑,脚步震得地面都有些微微发颤。
郑宇看着这些大兵,心说要不要把终结者2里那个加特林转管搞出来?让这帮人穿上骑士甲一类的防弹钢甲,端着加特林推过去,估计也是高达一流的场面吧?
郑宇对着猛男们招了招手,喊了几句“弟兄们辛苦了”,士兵们都是齐齐向他看过来,端正地敬礼。
“差不多了,”邱海阳扶着郑宇放下腿,“今儿什么项目?”
“我先活动活动。”
郑宇眼睛微闭,起了架子,邱海阳等人赶紧腾出场子。郑宇双目微眯,表情舒缓,先走了一趟孙氏太极拳,端的是松腰垂臀,沉肩坠肘。
一趟走完,旁边的御前武术教官孙存义开口赞道:“陛下,您这太极拳,算是深得太极三味了……”
郑宇一乐:“啥时候你家老爷子再来指点指点?得禄堂先生指教,我想不练好都不行了。”
孙存义笑着点了点头:“家父最近忙着写拳经,另外还在和霍世叔,王世叔他们一起筹备国术研究所的事情,最近有点忙……我过几天回家跟他说说。”
“我就是这么一说,”郑宇笑了笑,“有你这个大高手已经够够的了。搞些太高深的易经之类,我也弄不太明白。”
孙存义只是笑,没说话。
郑宇接过恢复了本名的秦明月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汗,对着这个前天晚上得知身世之后,抱着自己痛哭了大半夜,第二天又完全恍若无事的坚强女子微笑点头,扭过头来看邱海阳打形意趟子。
半晌之后,郑宇忍不住问道:“老孙,你看这小子练得如何?”
孙存义看着邱海阳走着趟子,半晌之后点了点头:“这是真功夫,得了真意了……难得啊,年纪轻轻练到这个份上……这是山西宋家嫡脉的把式,但走得是半步崩拳的路子,倒是和我家流传下来的形意散手也有点神似,怕也是承自郭云深大家……宋家那位也算是郭大师的半个嫡脉了。听说宋世荣先生在禁卫军开班收徒,想来这一位就是得意弟子。”
郑宇心头有些不忿:“这小子的功夫,跟您比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