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举国同心-《世纪帝国》
第(3/3)页
郑宇笑着说道:“各位不必疑虑,以朕看来,提高工人待遇,加强保障,不但有利社会稳定,对各位的企业有利无害。以朕观之,今日世界,提高劳工权益已经是全球趋势,自德国始,英法等欧洲各国都开始筹备立法,明确保护劳工。我国工人工资不及欧美十分之一,而劳动时间,劳动条件,食宿之低劣,实在是骇人听闻。以如此条件,工人自然是全无士气,只求混口饭吃,图个温饱罢了。”
“如此之工人,怎可求生产效率之提升?怎可求产品质量之保障?”郑宇叹了口气,“工人贫困,怎么有钱来购买商品?长此以往,帝国工商就只有依靠政fu订单和出口,与外洋货物竞争。可我国货物,运抵欧美长途万里费用昂贵,又如何大规模地替代欧美货物?后无非是百般压价,导致企业利润微薄,形成恶xin循环,诸位工商强国之梦也沦为画饼矣。”
“其实诸位试想,如果我们的国民有了钱,我们四亿五千万人的大市场还不够喂饱我们的?还有一条,搞了这些保障建设,工商业部én的吸引力就会大增,会有多农民进城务工,对于企业来说,可选择的用工多了,对工人的话语权自然就强,别看工作时间有下降,但贵在效率提高,工人也有积极xin去改进生产工艺。”
众人听着这闻所未闻的道理,却也不得不承认的确是颇有道理。
郑宇知道,在这个时代,毕竟还没有集装箱和标准轮,没有那么完备的港口货运物流体系,货物运输的成本还是居高不下,这也是后起工业国的机会,但也阻碍了全球大分工。在他看来,这实在是老天赋予中国赶工业国的良机!利用好这个壁垒,只要完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构建,实现工业的自我扩张和升级能力,就可以逐步把国内的市场开起来,即使不经过一战,以中国的资源和人口,完全可以在几十年内英赶美!
“此外,这工人保障之政策,对于各位,其实是真正的利大于弊。”郑宇继续说道,“这些年,小厂小矿林立,不少士绅只图眼前蝇头小利,对工人百般压榨无所不用其极。而各位的大厂,毕竟顾及着自家名声,对工人终究是好些。如果帝国统一颁布保障法规,则小厂成本就要激增,微薄利润消失,便是腾出了市场,也是各位收购扩张的时机。如此看来,这法规真正的受惠者,却是各位呢。”
众人面面相觑,不少人开始动了心。
“其实,朕这一条一条的措施下来,都是为了展工商,说到底,受惠的还是你们!”郑宇语重心长地说道,“整肃官场,以后你们是不是少了报效各级政fu的那一份?这些年下来,固然有人可以通过与政fu的关系落些好处,可你们自己想想,大家都在向各级官员递红包,货比三家,水涨船高,后谁吃了亏?谁占了便宜?如果明刀明抢地竞争,以你们各家的能力和底蕴,就真的拿不到单?”
“这官场到了一定程度,就是对工商业展大的妨害。”郑宇的话,让许多人也心有戚戚地点着头,“这一次帝国反腐肃贪,你们肩上的压力也小了不少。朕在这里也给你们吃个定心丸:你们中有些人在这上头也有卷入,不少情况朕这里都有档案,不过终归大环境就是如此,这些事情,能容的朕也就容了。”
这时候,很多人虽然脸sè不变,可心里也都是猛地一颤。
这是安慰,可也是隐隐的威胁。
可谁让对方是皇帝,手里有政fu,有枪,有报纸,在民间还有一大群被他所说所做的一切刺激到狂热的年轻人在为他摇旗呐喊!
“战后帝国还要调整关税,加强对本国工商业的保护。”郑宇此言一出,不少人都是jin神大振,“现在海外工商业还很困难,各国商品也在挖空心思想着往帝国倾销。帝国政fu虽然逐步收回了关税主权,但由于国际形势和国战的问题,在税率方面始终有些投鼠忌器。等这一仗打完,帝国再无所虑,自然可以把一些过低的关税提上来,对本国工商业提供多的保护。”
“帝国还准备推行产业扶持政策。”这个重磅炸弹再一次让众人热血沸腾,全都是目光炯炯地盯着郑宇,“之前的扶持政策偏军工导向。战后帝国要裁军,不少军工要转民用,而这一块不是国有管理模式的长处。帝国准备出售一些商股,乃至有些工厂会考虑向民间出售。此外,在政策引导上,帝国也将根据经济展的实际情况修订扶持导向,民生方面会多一些。这一块,是各位的长处嘛。”
着众人听得入神,郑宇又趁热打铁说道:“国战在即,国用不足,朕还在考虑,准备出售一部分皇室产业的份额,筹集资金。”
众人当时就红了眼。
美国,夏威夷,瓦胡岛。
个眉目清秀,分头梳得整整齐齐,戴着一副大眼睛的青年,毕恭毕敬地站在办公桌对面,目光微垂。
办公桌后面,华夏民主革命党总裁曾飞脸sè变幻,半晌之后缓缓问道:“展堂,为什么?”
胡汉民沉默片刻,抬起头,脸sè平静:“总裁,我觉得有必要回国想一想。离开家乡投身革命这么多年,很多东西都有些模糊了。现在这个国家到底是个什么样,未来要怎么走,总要好下结论。”
曾飞有些木然地看着对面这位党内生代,自己信任有加一再提携的亲信助手,声音艰涩:“党的事业正处在黎明前的黑暗,展堂,你居然要在这个时候离开,你真的让我很失望。”
胡汉民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挣扎,好半天之后,他深深地一鞠躬,良久。再起身的时候,他的脸sè已经恢复了平静。
“总裁,我知道我对不起同志们,对不起党。但国战在即,国家现在又是多事之秋,我,毕竟是个中国人。”胡汉民深深吸了口气,缓缓说道,“无论这帝制政fu是权宜之计也罢,是真的受了触动也罢,至少他们是真的开始在为国民做一些事情,给民意机关放权,放宽舆论监督,清查保护工商,这些措施,我也想实地去。何况现在民族危亡,我实在不能袖手旁观。”
曾飞看着他,脸上浮现出失望之sè:“展堂,没想到连你都会被i惑。什么对国民放权?他们那个参政院,只有三分之一的民选代表,而且选民资格用服兵役,纳税额和受教育程度做线,算什么民意机关?还不是他们变相的二政fu!放宽舆论?用金钱为yu惑,把地方舆论玩nn在皇帝的鼓掌之中,算盘打得倒jin!清查不过是做做样,两三年之后还不是贪官遍地!朱元璋当年杀的贪官少了?又如何?保护工商,无非是养fé了再杀!展堂,别人看不清我不怪,可你怎么也会这等天真!”
“那个小皇帝,他想干什么,又怎么瞒得过我?”曾飞霍然而起,背着手来到胡汉民身前,微微低下头,“展堂,你难道真的看不出?他这么心急地站出来,高调地宣讲政策,无非是投民众所好,强占一个道德制高点,迅树立权威!看他如此破釜沉舟,也跑不了‘投机’二字。从他平定兵变,到掀起这场风h,十足是个赌博成瘾的政治暴户!这样一个人成为国家领袖,你居然还对他抱有幻想?”
胡汉民沉默良久,抬起头,与曾飞平静地对视:“总裁,我们可以随便怎么说他们,但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现在真正能建设国家,改变国家的,是他们,而不是我们。现在他们想做事,不管出于什么动机,我想如果跳出党派的局限,从国民的角度去审视一下,可能有意义。真也好,假也罢,去真正地就知道了。”
曾飞呆呆地看着这位青年,只感到一阵彻骨的寒冷从骨髓的深处慢慢渗渗出,身忍不住微微地颤抖了起来。
华夏十年,西元一九五年,四月二十日,中华帝国各大报纸刊登了中央政fu和财经各界的联合声明,宣布将联合着手制定对工商业劳动者的保障体系,务使老有所养,病有所治。
举国欢腾。
原本还对那位青年皇帝抱有狐疑,认为这些漂亮的高调不过是为了煽动民意加强权力的某些知识分,乃至政fu内部的悲观派,随着一系列立法的颁布,中枢和地方雷厉风行的举措,本来已经开始了动摇,现在再看到财阀们也空前一致地站出来支持政fu,不惜自损来配合建立社会保障体制,终于也受到了触动。
这一次,世道看来是真的要变了。
淳朴的民众,在这一刻感受到了某种前所未有的震动。
他们已经切身感受到了身边风h的变化。从宣传队,从上学的孩那里,从茶馆酒肆,从街头巷尾房前屋后,他们都得知了这个国家中枢出的声音,他们也亲眼目睹了地方上开始生一些变化。
这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他们从未想过的事情:一个中枢政fu,主动限制政fu权力,提倡民众监督,并且破天荒地要建立一个千古未有的体制:由政fu出面,企业配合,为一切工商业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障。
这一刻,这片土地上四亿五千万国民,终于感觉到自己对于这个国家拥有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这确实是一个关心民众的政fu,确实是一个以民为本的政fu。人们的呼吸和心跳,开始汇成了一个共同的节奏:打赢国战,复兴华夏,建设一个加美好的世界!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