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最后的努力(上)-《世纪帝国》
第(2/3)页
维多利亚风格,极尽唯美和繁复的会议室内,水晶吊灯照如白昼,红木地板熠熠生辉,纯银器具,蕾丝窗纱,彩huā壁纸,jing致至极的瓷器,构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之美。
然而,此刻屋内却是烟雾缭绕,烟灰缸里的烟头堆成了xiǎo山,一双双满布血丝的眼睛,一张张神情疲惫的面孔,烦躁的暗流在空气中涌动,凝重的气氛中跳动着you引火山喷发的因子。
由于中国并未如预料之中发生变故,日本中枢在伊藤博文的提议下,再次就对华政策召开了由枢密院元老与内阁首脑参加的联席会议。由于意见分歧,经过六个xiǎo时反复ji烈的辩论甚至争吵,所有人的神经都已经接近了崩溃的边缘。
“各位,上好的古巴水晶山咖啡。”
én开了,一位中年人笑yinyin地走了进来,身穿黑衣的下nv托着热气腾腾的托盘,室外清新的空气吹拂进来,室内的众人顿时jing神一振。
来人来到窗前,拉开天鹅绒的窗帘,推开窗子,转回头来笑了笑:“诸君,烟味太重,就不是提神,而是伤身了。”
伊藤博文皱了皱眉,瞪着有些发红的眼睛看了看,也感觉室内的空气着实浑浊,气氛也有些过于紧绷,再加上来人毕竟是枢密院顾问,日本皇家学院学习院大学校长,天皇近shi,“五摄家”之首近卫家家主,并且应该是带着宫内的消息,却也不敢怠慢。
他轻咳两声,对着来人笑了笑:“近卫君,劳烦您亲手调制,吾等愧领了。”
毕业于德国莱比锡大学,身为宫内厅干事长的近卫笃?公爵,对着首相深深鞠躬:“伊藤君,诸位,为了日本的未来辛苦了。在下能够略尽绵力,深感荣幸。”
伊藤博文点了点头:“近卫君深夜大驾至此,可是陛下……”
“陛下夙夜忧叹,”近卫笃?说道,“有手书赠予诸君。”
伊藤博文一惊,对着近shi手中一个菊huā纹章的木盒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随后接过来,取出一卷纸,展却是工工整整地一行汉字。
他转过身,对着在场的诸元老重臣,清了清嗓子,一脸的庄严肃穆,朗声说道:“陛下手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以上。”
“这是当年大唐名臣魏征,上表谏言唐太宗的一句话。”近卫笃?说道,“意思是,做事情担心粗心大意,就要尽量在事情开始的时候仔细,并且在整个过程中都一直保持谨慎xiǎo心。”
顿时,众人神sè各异,但目光都是越发凝重。
“有劳阁下和宫内厅的诸位,”伊藤博文对着近卫笃?欠了欠身,“使天皇陛下忧劳国事,皆伊藤之罪,请转达在下对陛下谢罪的诚心。请陛下放心,明日必有定论上奏陛下。”
近卫笃?点了点头,对着众人深深一鞠躬,转身退出,关上了房mén。
“众位,”伊藤博文环视全场,神sè凝重,目光如电,“陛下敕语乃是至理名言,对支政策乃皇国兴废之关键,不可不慎战争,虽首决于庙算,然世事难料,兵凶战危,吉凶难测支那,大国也,甲午一战,帝国数万健儿捐躯。今虽有俄国为盟,然支那国势正盛,其国今虽有动dàng,然支那皇帝权柄未失。此时贸然开战,一旦不能速胜,帝国进退维谷,战事迁延,国疲民穷,反而为坐山观虎斗的英德法美诸国做了嫁衣裳以在下愚见,此事务须……三思。”
伊藤博文的话虽然说的有些委婉,但众人都听出了某种试探,知道这位在之前始终没有明确表态的第一元老,现在似乎借着要天皇的敕语,引导会议向着某个方向运转。台下的桂太郎皱着眉说道:“伊藤君,以阁下之见,帝国要背弃与俄国的约定,坐山观虎斗喽?”
“非也,”伊藤博文从容说道,“所谓谨慎,自然要衡量各方实力,务求胜算在握,方可言战。敢问开战,陆军可有必胜之把握?”
“虽不敢言必胜,然有相当之把握。”陆军大臣桂太郎谨慎地说道。
“好,这也罢。那敢问可保半年之内取得彻底之胜利,迫使支那言和?”伊藤博文追问道。
“这……”桂太郎踌躇半晌,却也不敢说出那个“可”字。
这个时候的日本,还不是三十年后被东条英机一类鼠目寸光之人所掌控的局面。不得不说,日本明治时期,乃是日本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群星璀璨,绝世人杰多如牛máo的时代。这些明治元老重臣,不愧是一代人杰,虽有si心,然于国事上见解开明,视野开阔,当得起“国士”二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