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四喜临阙】-《猎击三国》


    第(2/3)页

    ……

    建安元年六月二十六,是太卜选定的黄道吉日,按侍中刘艾的说法,是四喜临阙:天子纳后,伏贵人母仪天下,是为一喜;长公主下嫁,是为二喜;崇德殿与明堂同时竣工,昭示着大汉中兴,是为三喜;大汉心腹之患,李傕、郭汜败亡,三辅重安,关西渐定,是为四喜。

    马悍与万年公主等这一刻也很久了,没法子,他们的府邸也是刚刚落成——其实可以更早更快的,毕竟建一个将军府再怎么慢,都不可能比一座宫殿耗时更久。只不过,连天子都还没落脚处,你一个臣下就先住进府邸,这可是落人口实的事。既然身在朝堂,有些事就得有所避讳。

    各种三媒六礼,问名纳征的程序早就走完了,只剩最后一道:亲迎。

    天子封后,天女下嫁,这是国之大事。四方诸侯,或亲自上雒,或派出使者,带上贺礼,从四面八方汇聚雒阳。在这芸芸使者中,有两拨贺使最为马悍所重视。

    一拨是曹操的使者,出使者为荀衍,但这并不是马悍重视的原因,若是荀彧,马悍还会重视几分,荀衍么,这份量可就差远了。马悍真正重视的,是随行护卫统领——李典。

    李典这时还不属于曹操直系手下,荀衍也不是曹操的主要谋士,老曹派这两个人前来出使,敷衍之意,再明显不过。其实按曹操两个月前的打算,原本是要派重量级谋臣与将领,前来看看马悍吃瘪的样子,顺便以开放河道为要挟,谈判将其长子要回。但没等曹军采取措施,拦截辽东兵粮,就接到消息,雒阳与邺城达成粮食置换协议,辽东再不需千里迢迢运粮了,只会运兵。

    曹操、荀彧、程昱得知这消息时,面面相觑,最后化为一声长叹。计划还未实施,就胎死腹中。既然看不到人家吃瘪,那就是自己吃瘪,结果谁都不想来。最后只能派荀衍这个名士来充门面,而李典则是自告奋勇前来的。除了他的兄长李整知道从弟的想法,兖州势力并不知晓当年乘氏李氏与马悍竟有一段非同寻常的秘密交往。

    马悍得知兖州使者的护卫统领是李典时,不由欣然而笑,当年栽下的种子,今日终见成果。

    另一拨使者,则是徐州牧刘备所派,正使是孙乾,副使兼卫队统领,则是徐州骑都尉,糜芳。如果仅仅是糜芳,还不能说明什么问题,马悍也未必在意,但还有三位秘密随行者,其中一位,正是糜氏兄弟的妹子——糜贞。

    历史上,正是在建安元年末,刘备被吕布赶到广陵海西,穷困潦倒,饿得要吃人的时候,糜氏兄弟非但送来救命粮及数千门客支持,更将唯一的妹子相许,雪中送炭。莫此为甚,真正彻底将宝押在刘备身上。不得不说,糜竹的识人之能与商人敏锐触觉,当得上三国第一流。

    但是,正应了那句俗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在徐州各大势力中,刘备跟吕布相比,优势显而易见;跟曹操比,看似不如。但曹操之势已成,麾下堪称人才济济,再挤进去,也不过附人尾翼而已。不似刘备,帐下人才奇缺,求贤若渴,很容易就能得到重用。有野心的人,总会选择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糜氏兄弟就愿当鸡首。在刘、吕、曹三**oss中,刘备无疑是唯一的选择。

    而在这个时空,糜氏兄弟却有了新的选择——马悍。

    马悍在徐州并无势力,除了鹰眼耳目。无一兵一卒,但谁也不能否认,其人在徐州的影响力巨大,软实力惊人。以往还多是在徐州的下层。即士兵与百性中声誉甚隆,但自从马悍护驾东归,讨灭国贼(李、郭)以来。连徐州的上层,风向都开始转了。

    糜竹眼光非同寻常,感受到了来自北方与中原的深深压力,他对乃弟糜芳说:“徐州今日或许是刘使君的,明日或许是曹孟德的,但若有朝一日,马惊龙提兵入淮,这徐州,必定是他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