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白波覆亡】-《猎击三国》


    第(2/3)页

    大悲未矣,好消息接踵而至:右将军、辽东太守马悍奇兵突降,一举斩杀图谋不轨的李乐,降其部众,危机解除。群臣闻讯,无不弹冠相庆,人人只觉心头大石落地,腰杆子也挺直几分。这倒不是说马悍有多得人心,最紧要的是,眼下马悍就是他们的大金主啊!他们的俸禄,准确的说是活命的口粮,全赖这个辽东诸侯支付,要是他一去不回,那不全得喝西北风啊。

    接下来,又有一个惊人消息传来,与前两个消息比起来,算是喜忧参半。

    函谷关下白波四营内讧已平,结果令人无语:白波四将,韩暹身亡、宋果西投、杨奉失踪,而胡才,则命丧周仓之手。最新的消息是,徐晃尽收四部白波残军,共得二千人马,重新整合,分为两营,守御函谷关;周仓则统领李乐所部八百降卒,再从辽东军步营中抽取二百精锐,组成一支千人大军,驻守于西郭门;乌追则率三百轻骑与弓骑,巡守东郭门。

    最后,右将军马悍自领二百步卒、百余重骑,拱卫天子。而董承死后,其部众则交给伏完的两个儿子,伏德与伏雅分领,二人也被分别授予左、右中郎将之职。

    说实话,伏完这一家人,在带兵方面,比董承都不如。但无论是汉朝旧例,还是眼下乱局,天子刘协能信得过的,除了外戚,再无他人。而同样是外戚,马悍这位准姊夫,在刘协的心里,才是最值得依靠的。

    动乱平息之后,自杨彪以下百官诸臣,都无比清醒地认清了一个事实:自此而后,一个新权贵即将崛起,他集外戚、诸侯、权臣于一身,放眼整个朝堂,无人可制。

    天子新任命与嘉奖很快证明了这一点:马悍迁卫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铖。贾诩任军师将军,封列侯;徐晃升五官中郎将,爵都亭侯;乌追升骑郎将,周仓仍为车郎将,二将俱进亭候。

    卫将军,大汉正牌将军第四位。如果不是刘协有所顾忌,不敢撸掉郭汜的车骑将军与张济的骠骑将军,马悍起码还可以再前进一两位。与卫将军比起来,司隶校尉差了一大截,这官并不大,比二千石而已,但却是典型的位卑权重。权监察京师百官和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及弘农七郡的官员。类似国家安全局、cia之类,堪称极为要害的职位。董卓曾称之为“雄职”,可见一斑。

    假节铖与假节差不了多少,而开府更是意义非凡,汉朝原本只有三公、大将军可以开府,但汉末局势混乱,很多东西都不讲究了,比如李傕就曾以车骑将军开府。开府表明马悍可以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虽然在辽东时,马悍早有这么干了。但名义上还是朝廷官员,大家是上下级关系,而开府意味着朝廷承认为其幕僚,性质截然不同。

    马悍返回后,随即下令将船上所有存粮运到雒阳以北,新修建的三座大粮仓里存储。此举非令天子与群臣大为宽心,更令各军欢欣鼓舞。马悍眼下手头近五千人马中(包括渤海军),大半是新降之卒,要想让这些人俯首听命,不闹事叛乱。只有一个办法,满足他们最基本的需求——当兵吃粮。

    羌胡兵也好,白波军也罢,要的就是吃饱,其次才是奖赏。奖赏是有仗打而且还能打赢才有的,平日里就指望能吃饱,不克扣粮饷就行。只要马悍能做到这一点,这些降卒上战场能否卖命不好说,但最起码守关问题不大。

    “我军眼下兵力还不足——我是说可靠的兵力。粮食也只够维持到春季,偏偏河水即将封冻,辽东的兵,青州的粮。都没法运来。我们最起码要熬过这个春天。”

    在邙山大营中军帅帐内,马悍环顾贾诩、徐晃、周仓,乌追、韩希、贾彩、贾穆、贾访、贾玑等将官幕僚,坦诚相告。意使麾下明白目前处境。

    贾诩显然已将宝押在这位卫将军身上,不惜赌上全部身家,将兄长与三个儿子一古脑送到马悍手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质子。而马悍自然也领情,以贾彩为户曹,贾访为簿曹,贾穆为帐下督、贾玑为军需,全都是既安全又有油水的职位,笼络之意十足。

    贾诩捻须道:“由于徐中郎及时整肃乱军,完成布防,李傕、郭汜无机可趁,且时至腊月,冰川塞谷,至少三个月内,李、郭二逆不敢东顾。如此,战时军需支出当可节省一部分。再有,我们可请天子颁诏,令四方诸侯进贡,当有所获。”

    马悍点头,贾诩这个提议不错,雒阳四方诸侯中,有能力,也有可能进贡的,至少有三处,俱在北边:河东太守王邑,河内太守张杨,向来对天子还算恭敬,天子下旨令其进贡,当有斩获。此外,冀州袁绍一向爱惜名声,天子有诏,必有所应。至于兖州那边,正打得不可开交,那就别指望了。

    这时户曹贾彩问道:“不知天子对雒阳的修葺有何要求?”

    马悍淡笑:“天子在这方面还是很体谅咱们这些臣子的,只要求在年内建成一座宫殿、两座配殿,能够有个像样的朝堂议事地方就行了。”

    贾彩道:“修葺宫室,最少也得是入春以后的事,只要届时青州之粮及时发送,准时动工当可无误。”

    马悍颔首道:“此事便有劳文华了。”

    周仓忽道:“我营帐里有五百金与十匹上好布帛,都是伏君侯与董承硬塞给我的,这便上交,多少也可折抵百十斛米粮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