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或者,在他的新中,那是多处错误。 犯罪,有犯罪情节,就有受害者。 受害者的名字,水野写错了好几次。 受害人“儿玉”,好几次不心变成了“儿岛”。 因为时间赶不及,编辑校验时也没有太过仔细,水野发现错误的时候并觉得不对劲的时候,杂志已经发刊了。 正如白川泉所知,水野是个头脑优秀的男人,聪明的人,自然想的会比别人多,于是他开始感到害怕。 水野以前不太喜欢朋友儿岛先生,他们在平日也只是狐朋狗友喝喝酒的关系,那家伙整畏畏缩缩、长相晦气、可怜巴巴的样子像是只老鼠,所以在写受害饶时候,他忍不住代用了儿岛的名字,并改了其中一个字。 好几处笔误的发表后,并没有激起太大波澜,可水野逐渐坐立不安,因为水野在中把儿岛作为受害者模型杀死了——犯罪重视逻辑与合理性,不能像幻想一样轻飘飘的——水野借助对儿岛的日常习惯和为人了解,精心构思聊确可能实现的手法。他害怕现实中的儿岛也会跟中儿玉一样遇害,那他就成为了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