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章 兄弟重逢-《傻小子成帝记》


    第(3/3)页

    “能请石先生去老朽家中居住,老朽荣幸之至。只是……”他仍不死心,依旧想问可以生死肉骨的圣药。孰知,郑恩道:“杜大夫,有些事是国家机密,该让你知晓,总会让你知晓。若不该的话,问了也是无用。知道么?”

    杜雍讪笑道:“老朽记住了!记住了!”

    郑恩笑道:“千万不要记住。杜大夫,你应该忘记才对!”

    杜雍忙道:“忘记了,忘记了,老朽年岁大了,这记忆委实退化得厉害。”

    见他们如此说来说去,小石头也知自己曾是大秦医官的身份,教郑大哥察觉。惭愧之余,暗道,左掩右遮,本道再无可虑,孰知,依然是在所难免。唉……怪只怪,人类为何要有战争?若这世上,再无战争,那世间又该何等美好?

    与郑恩告别,随杜雍出营,至营门,杜雍非缠着小石头与他同坐一车。小石头无谓得很,当即欣然同意。

    然而其他大夫见京都汴梁赫赫有名的神医杜雍,对一年轻后生恭谨有加,未免诧异错愕。一个个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里,均想问个究竟。但小石头刚出幽谷,声名不显,自难探晓。

    待他们想要问杜雍本人时,洛阳偏已到了。无奈,只得抱着疑团,各自散去。

    又过良久,马车到了一僻静大宅。门上写着子府二字。原来杜雍本人也是借居,他在洛阳可没居所。借居处,就是那唤子玄的大夫。他们二人既是多年至交,又是未来的儿女亲家。此趟,杜雍访友,恰逢太守寻医,于是就随着子玄一同到郑恩营里报到。

    在子玄处,三人用过酒宴,便剪烛达旦,熬夜谈话。

    说来道去,无非是歧黄理论和古今医术。元虚素谙上古医理,所读医书也多是昆仑派的仙家宝典,其玄妙处,世间闻所未闻。譬如,俗间皆谓人有奇经八脉,其中任脉总揽浑身阴经,故有“总任诸阴”和“阴脉之海”的说法。而督脉则统率周身阳脉,向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

    可小石头非道,此说法虽为正确,但其间仍含某些特殊。说什么阴阳之道乃天人之道,经脉诚有壁垒,然经仔细考证,无非是后天养成。若有人一旦修成正果,或甚禀赋奇异之辈,上述医理全不可用。又说带脉,实为人体总脉,世人任何病症,但须疗好此脉,重症便解大半。

    前任督之说,杜雍二人已是晕头转向,时下一闻,顿即出言反对。要知道,带脉虽为奇经八脉之一,但它起于季胁,回身一周。所拥大穴不过五六,与其余诸脉少者十数穴,多则数十穴,实难相比。论到重要性,更是望尘莫及。是而素不为医者看重,更有甚者说它是累赘,乃人体内唯一滥竽之脉。

    孰知,小石头居然把它抬高到一脉好,百病消的地步。这般谬说,由不得他们不提出疑问。

    可小石头记忆惊人,元虚听说过的每言每句,皆牢记于心,此刻拿出唬人,当真是小菜一碟。他道:“带脉乃唯一横行于腰腹之间的经脉,其余各脉却均属全身直行。如此一来,任脉实起统束之效,也算得上是约束诸经。当腰腹曲线紧致,则表明肾气旺盛,带脉充盈,而各脉也相安无事,各经其道;反之,带脉一旦松垮,腰部则日显肥厚,非但曲线不再,且丑陋不堪。如此,诸脉混易,气血不畅,即便大健者,日长久之,也必早晚受累,俟时,离死不远矣。”

    一番话,先闻得杜雍二人瞠目结舌,直如天书奇谈;思虑半晌,又觉大有其理;之后,欲不能拜他为师。

    尤其他参以现代西方识理和另一世间的医学著作,例如什么辨证论治,综合治疗与四诊合参,再加上他亲眼目睹过人体内部奥秘,又有阴阳大道将悟的前提。一番交流,二老是瞠乎其后,讶然相觑,心下皆道,原来咱们仍属小看了他。在军营的一番表现,只怕他是牛刀小试。听他一席话,将来杏林的发扬,除他之外,再无别人可成。

    更在心底赞誉,其人年纪虽幼,然医学精湛,理论博深。谈话间,纵横捭阖,触及之处,每有新见,发前人之未发,言常人所不敢言,尤针砭时弊,使人发之深省,难得的就是,这人不骄不燥,谦虚守礼,毫无时下年轻人的浮夸之气。这般神医实为古往今来第一人。

    佩服之余,二人医术增进不少。相应的,小石头也得到不少妙悟。

    要知,华夏医道,变化多端,并无定规,同一病症,医者常视寒暑、昼夜、剥复、盈虚、终始、动静、男女、大小、内外……诸般牵连而定医疗之法,变化往往存乎一心,少有定规,因之良医与庸医判若云泥。这其间的奥妙,确非才学歧黄数日的小石头可以掌握。

    席间,杜雍强烈邀请小石头去汴梁。并说道,先生神艺,若不去京都,可为遗憾。又说汴梁良医如云,小石头倘去,非但医术有得长进,更是大周之福,汴梁之幸。数句恭维,听得小石头熏熏然,飘飘然,仿佛仍在郑恩营里喝着酒。他生性淳朴,可好话人人爱听,即便老实人也无二般。而且,他本来的目的地便是汴梁,如此,自是称他心意。

    当即决定,明日便跟杜雍上汴梁。至于郑恩,就托子玄去说一声。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