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非只因多出口。 他们这些有些闲钱听书的升斗小民,可比谁都懂生存之道。 要不是姜玄站在大门前,有些人都准备开溜了。 环视了眼落针可闻的四喜楼,姜玄看着身前的老人道: “梨园唱尽古今愁,评门笑谈天下事,贫道就不能来酒楼听书了?” 听到姜玄所言,何老六却是直起了身子骨: “道长是为评门而来?” 评门,又称为“戗金”或“戗盘”,是一个说书人之间相互抱团取暖的门派。 说书人虽然谨言慎行,但那时指一般时候。 要是事关评门,他们也会直起身子骨。 毕竟评门,差不多成了他们的信仰了。 看着面色严肃的何老六,姜玄点了点头: “今天确实有事找评门,你是评门弟子?” 何老六闻言拿起了折扇,对着姜玄一抱拳: “评门第一百七十三代弟子何中规,见过姜道长。” 姜玄见何老六直接喊出自己身份也不意外,只是挥了下手中拂尘回了一礼: “神霄派姜道玄,见过何评书。” 何中规见状先是对着姜玄往楼上包间一邀,随后抱拳看向了大厅中的众人: “小老儿今日有贵客,说书之事推到下午,诸位没意见吧?” “没什么事,说书的尽管自去。” “对对对,还是道长的事情要紧,我们算什么东西,不用管我们。” 看着阿谀逢迎的众人,姜玄只是摇了摇头,然后率先走上了楼。 何中规则是再次抱拳向着众人告罪了一声,随后才跟着姜玄走上了楼。 ...... “道长找我评门有何事情?” 待小厮倒上清茶退出房间掩上房门以后,何中规便有些疑惑地问道: “是因为四喜县这几天的事情?” 姜玄摇了摇头: “要是不想要四喜县的事情外传,贫道师门早就联系你们了,怎么还会让你编出本子?” 何中规闻言尴尬一笑: “那道长找小老儿何事?” 姜玄用手指敲了敲桌面,敲出‘嗒嗒’的声音后说道: “四喜县的话本,可以传,甚至传得越广越好。” “但其中有些细节要修改一下。” 何中规听到这里,眼神顿时一亮: “道长请说。” “话本这东西贫道不懂,所以不提什么意见。” “贫道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你得把这小家伙编进去。” 顺着姜玄指尖把视线落到小狴犴身上,何中规的眼神更亮了: “狴犴?” “龙之七子的狴犴?” “那个传说中喜欢急公好义、仗义执言,可以明辨是非、秉公而断的狴犴?” 姜玄对他竖了个大拇指: “不愧是评门的前辈,果然见多识广。” “道长不怕别人知道你手里有小狴犴后打小狴犴的主意?” 先是疑问了一句,何中规随即自问自答道: “也对,道长是神霄门人,干嘛要怕别人打主意。” 自问自答之后,他又眯起了眼睛: “让道长知道,我将前几日的事情改成话本在酒楼说书,那是因为这事情就发生在四喜县,县城里的人就喜欢听这个。” “可要把这话本外边去了,那可能就水土不服了。” “我们评门的说书人是靠说书吃饭的,道长要是想要我们帮忙将这事情传出去也行,就是...” 看着何中规小拇指、无名指、中指三指合拢,拇指跟食指轻捻的诸天通用手势,姜玄不由笑了一下,随后拿出了五百张万元宝钞: “评门弟子日说一书,一书值千金。” “当然,千金是戏称,但想要评门弟子说书一次需要一千宝钞,这个规矩我还是知道的。” “这里是五百万宝钞,足够评门弟子说书五千场了。” 看了眼桌上的宝钞,何中规随后又问道: “道长想要哪里的评门弟子说书?” “东山府嘉祥、莒南,陕北府绥德,西山府新绛,北河府曲阳,南河府浚县...” 待姜玄话音落下,何中规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小老儿明白了,四喜县狴犴出世这事情会通过评门传到石匠耳中。” “至于那些石匠会怎么选,就不是我们评门能控制的了。” 见何中规猜到了自己的想法,姜玄也不意外。 他这就是明谋。 想来就来,不来拉倒。 等事情传出去,总会有石匠愿意来的。 石匠来了,十里八乡给他挑几个聪明点的弟子没问题吧? 一来二去,这传承不就留下了? 哪怕实在没有石匠来,但石匠传承还是可以寻到的。 无非没有师傅带,自学起来慢些罢了。 可有苦竹在,只要传承入门,姜玄根本不担心培养不出工具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