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拍卖行成立-《海外大明》


    第(2/3)页

    于是,一个消息很快就在各地传开了,上次的拍卖大会还让所有参加的和围观的记忆犹新津津乐道,里面激情四溢的拍卖过程简直让人热血沸腾。

    而且之后在拍卖的后半段豪气不已一掷千金的那名富商也一举成名,所开的杂货铺往来客商络绎不绝,人人都觉得能这样一掷千金的豪商想必信誉卓著,所以人人也都愿意与其打交道做生意,倒也让那名富商完全没有想到拍卖还有这等效果,也让拍卖会成为了街头巷尾闲聊的一个谈资。

    这下要成立专门的拍卖行,那岂不是意味着天天都会有精彩的拍卖了,所有的人都坐等好戏。

    但在三天后拍卖行开启时,却让所有人失望了,不像上次的拍卖大会是露天的,远远的可以看上个大概,这个拍卖行可是被围得严严实实,每次进场要严格核实身份并缴纳一笔保证金,让所有希望闲暇时能看个热闹的人大失所望。

    但对于许多商人来说就不一样了,这个拍卖行是官府的资产,至少卖出的东西就有了一层最基本的保障,之前黑水明国拍卖大会卖出的六间商铺就是一个良好的标榜。

    而且得到消息的商人都知道自己有什么不便于出手或是想要卖个高价的抢手货,也都能委托这家拍卖行进行寄卖,这比放到商铺中去明码标价可能取得的利润可大多了。

    所以今天拍卖行第一天开业除了三艘俘获的船外,还搭配了一批商家寄卖的物品。

    先是船只被一只只的介绍了一下,除了第一艘大船还有些看头,其他的两艘都是五丈长的普通海船,没甚出奇之处,而今天在场的八十多人中间不乏一掷千金的豪商,他们的到来无非就是帮朱明捧个场,尤其是那位开了超级杂货铺的店主,完全就是为了感谢朱明而来的现场,顺便这些成了人精的商人也是来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商机出现。

    波澜不惊,但是价格一直在攀升,从底价三艘船一千两一直攀升到了四千余两还在攀升,不断的有商人举牌,加价虽然不多,但几乎所有在场的商人都或多或少的参与了竞价。

    光从这个场面也能看出黑水明国在这些商人心中的地位了,他们是真正认同了黑水明国,宁可自己吃点亏,对于你出来的新东西也要表示支持。

    最后这三艘已经被火炮给打的有些残破的海船竟然拍出了八千三百两的高价,倒是让朱明海军的将士又小赚了一把,这些钱七成都将给到海军的小金库去,作为对海军缴获的奖励。

    接下来就是拍卖行接到的第一笔生意,寄售的主人想要拍卖一批上好的元代龙泉窑精品瓷器。

    当货品被报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果然不虚此行,咱这位国主弄出来的东西还真不是一般的货。

    龙泉窑从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从宋代起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进入了巅峰,尤其在元代的时候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达到了最高的顶点。

    但即使是在元代,龙泉青瓷在对外贸易中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精品,一般这种精品瓷器都会成为富贵人家的珍藏品,原本还好,但近几年龙泉窑的青瓷是越来越少出现在南洋的贸易中了,想不到今天到这拍卖会还有这意外之喜。

    气氛立即活跃了起来,三舱的货物,几张写满了其中所装各色青瓷器型数目,由拍卖行作保,交割结束后自可以去船村港中验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