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纷纷扰扰-《海外大明》


    第(2/3)页

    “国主,玻璃厂那边说按照你给出的原理图,千里眼的试制似乎有些眉目了。”下午当朱明正在书房中思绪纷飞时,王铜亲自来向他报告了一个好消息。

    听到这点朱明立马来了兴趣,这些被中原士子视为奇巧淫技的东西其实也是自己日后的一个筹码,越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科技实力,就越会让北方强大的帝国投鼠忌器,双方也就多了一丝和解的机会。

    否则你弱小犹如蝼蚁,被人家随意一脚也踩死了。

    带着卫队来到玻璃厂,玻璃厂的督造立马迎了出来,望远镜就是小小的一只,此刻已经被他带在了手上,立马双手恭谨的呈上给了朱明。

    朱明接过一看,只见一只小巧的木制单筒上,前后各镶了一块透镜。要说这望远镜之前一直都做不出来,主要还是卡在透镜上了,高纯度的石英矿筛选出来后,玻璃的透光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做点后世类似玩具的望远镜是没有太大困难。

    但就是玻璃制成圆片后,此时可没有什么热压成型之类的高端技术,都是工人用手工打磨,这样的方法不光是镜片无法保证焦距焦点,而且镜片表面的打磨也极为困难,最后用粗、细砂分别打磨后,还专门委托造纸厂生产了一种表面略有粗糙,韧性极好的纸张,用这种纸张做最后的表面抛光,才最终得以完成这一副成品。

    朱明把望远镜举到眼前,单眼微眯,一眼看去,远处原本小小的东西瞬间变大了不少,虽然因为透光率还是不行看着东西都有一层雾蒙蒙的感觉,但相对于裸眼观察来说,看的已经远了不少,估计放大倍数应在三倍左右了。

    按照朱明的预期,只要透镜的工艺再加强一番,按照这种物镜凸透镜目镜为凹透镜的布置,应该获得五倍左右观察效果,而且不会因为人体自然的晃动而影响到观察效果的望远镜是完全有可能的。

    那么如何继续改进工艺,还得这些工匠好好摸索一番了,透镜的焦距也需要细细的摸索,朱明还记得当时中学课本中的成像法来测试透镜焦距,也一并都教与了工匠,一番试验确定焦距后,再行排列组合,应当能出个好的结果。

    “还有,你可以试着把这单筒望远镜做成是两段,一段大一段小,可以伸缩活动,这样可以按照具体的情况来调整成像,你们回去试试。”朱明又交待了一番,这个时候单筒望远镜就够奢侈了,如果能投入量产,比起用玻璃的高手欧洲也提前了两百年,这样在军事上运用潜力巨大的技术,多多益善。

    再次勉励了一番工匠众人后,一个消息又报告到了朱明这儿,真是不让人有半分钟的消停。

    消息也挺让朱明吃惊的,满者伯夷王国要求和了,而且求和使者的船就停在船村港外,没有得到入港允许的他们正在海上漂着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