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学院派的诞生-《海外大明》


    第(2/3)页

    随后朱明便隆重推出学堂具体事务的负责人了,侯氏族人教书育人还行,但是要让他们进行管理,这群认死理的人可不要逼死几个学生才好,所以朱明把跟随自己很长时间,不管是文化还是军事都有底子的王卓金留了下来担任自由学堂监督。

    王卓金上次为了救朱明,左手被黑虎咬断,确实不适合再次走上战场拼杀了,也许留在学堂培养后备力量是他最好的一条出路。

    原本王卓金等人就是为了作为军事教官而培养的,所以霎时间成为自由学堂的监督让这个实际上也才二十出头的小伙很是激动,他太了解这个学堂的重要性了,看看台下的学生,不光是各个重要部落的土著学生,其中还有一队是专门从居住在苏门答腊岛上的华人中挑选出来的少年,这是以后朱明班底的重要组成,一个都不能有闪失。

    这份重担压在他的肩上,让他重新燃起了动力和激情,一年,原定学期是一年,一年后这些学成的少年就将进入各个岗位去进行实践学习一年,经过两年后他们就将成为朱明政权的筋骨。那么在自己手下这一年,要把他们从乡村少年变成具有一定知识基础和组织能力的准基层官员、准基层军官,任重而道远。

    脑中思绪纷扰,王卓金站在台上慷慨激昂的表达了第一期自由学堂开班的激动和效命于朱明的忠心,也向学生们表达了自己的关心,所有的人不论大小事务都可以过来咨询他,他的馆舍永远为学生敞开。

    随着最后所有学员一同齐喊自由学堂的训诫:“自由学堂,铸我脊梁,经世致用,邦兴国安!”

    怀着激动和对未来的憧憬,学员们回到了馆舍中,现在他们是没什么事了,只要激动的等待着开学就好,而学堂的最大老板朱明和直接管理者王卓金还在忙碌的准备中。

    原本定在月底开学,现在提前了,许多的准备工作还没有跟上,一些学习用具虽然全了,但书本还没有齐全。

    之前就只开了造纸厂,关于印刷厂,现在还没什么人识字,慢慢来也不急,所以这次由朱明参与了编撰和审核的教材就由几个工匠自己雕些木板进行印刷,速度慢的不行,现在朱明只能要求他们先把汉语这本书先印刷出来,前期进行基础教育。

    既然作为与中原不同的政权,文化自然不能完全照搬,朱明首先就引入了阿拉伯数字的概念也作为汉语的一部分,对于以后的算术和科学学科学习可是大有帮助,另外也将一些太难的字按照自己的知识进行了简化,这样可以大大加快这些少年学习的速度,否则没有任何基础,年龄又大了,要学习起来是很困难的。

    在汉语中文章的选取朱明还和侯氏几名教席发生了激烈的争辩,书呆子们仍是秉承程朱理学那一套,但朱明更想秉承儒家平和中正的一面,将保守消极的一面都去除,并引入一些法家学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