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诺奖不能失去你,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英伦文豪》


    第(1/3)页

    1902年5月25日,清晨。

    伦敦。

    在厚重的晨雾中,邮轮巨大的船身逐渐出现在码头工人的视野中。

    “船到了!”

    工头大喊:“都动起来!”

    一瞬间,人声鼎沸,港口变得热闹非凡。

    伴随着“哗啦哗啦”的、拨开海水的声音,邮轮靠岸,

    同时,舷梯被放了下来。

    立即有英国的海关人员靠近,命令旅客们排队下船,不得跑跳。

    另一边,陆时走的单独的舷梯。

    他拎着行李下来,那股独属于伦敦的工业化的臭味便钻进了鼻孔,吸个满心满肺。

    这时,有人迎了上来,

    “爵士!陆爵士!”

    侧目望去,发现是剑桥的教授蒙塔古·詹姆斯。

    陆时不由得诧异,

    “詹姆斯教授,你怎么来了?”

    詹姆斯上前,

    “萧先生与我说你今日回伦敦。本来,我该在伦敦政经等你的,但实在是等不及。”

    昨天,陆时给萧伯纳拍电报,

    邮轮要在加来港例行检修,今早才回伦敦。

    陆时好奇,

    “有要紧事?”

    詹姆斯微微迟疑,回答:“对伱来说可能不要紧。但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文学界,却很要紧。”

    一顶高帽直接扣在了陆时头上。

    他低声道:“爵士,诺奖需要你!”

    陆时:???

    怎么感觉这句话好像在一年前听到过?

    不能说一模一样,

    只能说毫无区别。

    陆时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先走,去布莱雅……去宫殿街。”

    两人上了马车。

    詹姆斯刚坐下喘口气便直入正题:

    “爵士,上次的诺贝尔文学奖弄了一些不愉快,我等至今历历在目。所以,今年瑞典文学院在评审之前,便先咨询各高校,看哪些作品适合加入长名单。”

    长名单就是初选名单。

    陆时点头,

    “嗯,这也是一种进步吧。”

    詹姆斯又道:“但这样终究是‘人治’。他们现在的想法是,能不能搞出普适性机制,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

    说着,他用希冀的目光看向陆时,

    眼睛忽闪忽闪,

    blingbling~

    似乎都快冒小星星了。

    陆时不动声色地往旁边挪了挪,说道:“他们想让我当评委?”

    詹姆斯哂笑一声,

    “没。瑞典文学院的人还没发疯。”

    陆时哈哈大笑。

    往小了说,诺奖的评委每年能支配一笔巨额财富;

    往大了说,他们可以控制文学走向,掌控圈子里的话语权。

    而陆时去年差点儿把文学奖搅黄,

    让他当评委,那不成了自找不痛快吗?

    陆时说:“那是什么意思?”

    詹姆斯压低声音,

    “瑞典文学院的常务秘书卡尔·大卫·阿夫·威尔森拍来电报,提到了你起草的《初稿》,话里话外,是希望你能帮忙出一个类似的章程,规范评审标准,并落实到纸面。”

    陆时轻笑,

    这帮瑞典人也学聪明了。

    他们是想借自己的名望来为诺贝尔文学奖背书,

    毕竟,去年正是自己挑头,强按着他们的头把奖项颁给了托翁。

    当然,结果是好的,

    托翁能服众。

    陆时沉吟,

    “他们要是让我当评委,我说不定会答应。”

    詹姆斯一愣,随即被逗得大笑,

    别看陆爵士年轻,但放眼整个欧洲文坛,影响力能跟他比的还真没几个。

    因为其影响力不光靠作品,

    他同时还是学者,

    更重要地,他还是全世界最具实力的媒体大亨。

    陆时低声道:“詹姆斯教授,不是我不想帮瑞典文学院。你也是作家,肯定明白文学艺术的主观性非常强,至少,相比科学类奖项而言如此。更何况……”

    说到这,他顿住了。

    詹姆斯好奇道:“更何况什么?”

    陆时尴尬地摸摸鼻子,

    “更何况,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并没有那么权威。”

    “噗!”

    詹姆斯笑喷。

    陆时的言外之意,不就是说瑞典文学院的那些院士水平不够吗?

    这话如果传扬出去,肯定有人要吐血三升。

    他摆摆手,

    “别,咱不讨论人家的水平。”

    陆时点了点头,

    “我也这么觉得。如果你不追问,我是不会说的。”

    詹姆斯吐槽:“你倒会甩锅。”

    他又好奇地询问道:“那你觉得,如何才能评判一部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这个问题非常难回答。

    陆时沉吟,

    作为穿越者,他能说一些拾人牙慧的东西,

    “我想,时间才是文学最好的评委。有太多的作家,在世时红红火火,要畅销有畅销、要口碑有口碑,可死后便逐渐被人遗忘,作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额……”

    陆时顿住了,

    因为,詹姆斯不知何时拿出了笔记本,正在“沙沙沙”地记录。

    他抬起头,

    “你不用管我,继续说。”

    陆时遇到这种事多了,早已习惯,

    他继续说道:“有很多作家则相反,在世时名声不显,离开后被逐渐捧上神坛。”

    前者的代表便是赛珍珠,

    她写的《大地》相当受西方世界欢迎,得获诺贝尔文学奖不说,还改编成了舞台剧和电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