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不进去-《英伦文豪》
第(3/3)页
夏目漱石看了眼画,
“是陆的风格,没错了。《合作中的少女》,这个和《是!首相》有异曲同工之妙。”
陆时不解,
“这话怎么说的?”
他一问,夏目漱石反倒有点儿懵,
“啊?难道不是《是!首相》那样的反讽吗?”
说着,又看了一眼画,
“这明明是两个正在争吵的女性啊!跟合作有哪怕一点点关系吗?”
房间内陷入了安静,
“……”
“……”
“……”
气氛十分诡异。
过了几秒,空气中忽然传来极压抑的笑声,
只见陆时和毕加索都偏过了头去,努力板着脸,下颌一点一点地憋着那口气,不让自己笑出来。
夏目漱石:???
“怎么?我说的不对吗?”
毕加索赶紧说:“对对对!怎么不对?!夏目先生能看懂这幅画传达的隐藏的情绪,我都快激动地落泪了。”
夏目漱石有点儿懵,
“那你笑什么?”
毕加索“额……”了好一阵,觉得还是别扯玛格丽塔和菲利斯的事,
“我想起开心的事情。”
接着,他又摇头,
“我没笑。”
夏目漱石不满,
“你明明在笑我,你都没停过。”
陆时总感觉两人的对话有种既视感,赶紧打断道:“总之,谢谢毕加索先生的作品了,我会好好保存。你放心,这幅《合作中的少女》作为立体主义开山作,一定会名震寰宇。”
毕加索说:“陆教授,画也是需要打广告的。”
陆时愣了愣,
是的,画也是需要营销的,
无论是梵高还是毕加索,他们的作品能卖出令人瞠目结舌的高价,除了其本身的艺术性,也跟营销有极大的关系。
《女史箴图》和《睡莲》无所谓,因为两者已经是名画,
而《合作中的少女》呢?
落在自己手里,会不会明珠蒙尘?
陆时思索了一阵,
“我一直以保护者的身份来对待这些画,看来是错的。我应该将自己视为收藏家。”
有这句话,毕加索就不担心了。
他笑着站起身,
“如此甚好。陆教授,没什么事我就……啊,对了,马尔科爵士让我给你带一份论文的节选,还有一份报道。”
马蒂·马尔科是金匠学院的院长,
陆时诧异,接过一份论文,
——
最近,一个漫画中的广告印证了我的假说,
人,存在潜意识。
人的心理结构中隐藏着未被意识到的部分,包括人的本能、冲动、欲望等,
潜意识对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但它通常被忽视。
整个过程,不是用粗浅的所谓“广告心理学”、“广告论”能解释的,必须用更深度的理论进行剖析。
而我们都知道,梦是潜意识的反应……
——
论文作者: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陆时:???
“我被蹭了?”
最要命的是,这种蹭还是那种“只蹭蹭,不进去”的蹭,
在论文中,没有明确提出《镜报》上的猫罐头软广告,却无时无刻不拿其作为论据。
“嘶……”
陆时不由得郁闷,
连大学者都这么没底线的吗?
学术碰瓷还不明着来。
他又问对方:“那篇报道呢?”
毕加索又递过来一篇文章,是《苏格兰人报》的第九版,讲了一位美国学者在爱丁堡大学访问发表的演讲,
——
最近,一个漫画中的广告印证了我的假说,
……
——
连开头都和弗洛伊德的开头一样。
演讲主体:
——
心理学不是跳大神,应专注于应用层面,
而那个广告,便是最好的应用,几乎涉及心理学的所有研究专题:注意、联想、理解、记忆、情绪、动机、个性……
这些,与梦又有什么关系?
——
学者的名字叫哈洛·盖尔,是《广告心理学》一书的作者。
该书强调商品广告的内容应该使消费者容易了解,并应适当运用心理学原理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
是应用心理学的典范。
库珀没跟陆时说这个事,大概是觉得这件事太小,甚至没有提一嘴的必要。
陆时嘀咕:“又一个不负责的蹭子……好好好!这么玩是吧?他们……唔……等一等,他们两者的理论是不是有些冲突?”
毕加索点头,
“嗯。马尔科爵士说,一个重视分析,一个重视应用。”
陆时眼皮跳了跳,
“他们会不会干起来啊?”
毕加索摇摇头,
“我不清楚。我只是如实传达马尔科爵士的原话。”
陆时无语,
自己现在名气大了,不需要蹭别人,反而被别人蹭,
而要命的是,蹭的这两位竟然观点相悖。
可笑的是,他们引用的还是同一论据。
陆时现在担心,弗洛伊德和盖尔蹭流量的时候,线上互喷不过瘾,还要线下约架,把自己这个非当事人给蹭进去。
隐隐地,他有不好的预感,
“真特么麻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