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太阴真人-《英伦文豪》


    第(3/3)页

    这些努力切实得提高了法国市民的生活水平。

    一直到一战,迫于战争压力,国家转入战时状态,这些福利才无奈缩水。

    所以,凡尔纳说“书报卖得好,说不定可以读上书”并非玩笑。

    托尔斯泰沉默,

    看他阴晴不定的表情,明显是想到了沙皇治下的俄国,

    与欣欣向荣的法国相比,俄国简直是鶸。

    过了一阵,托尔斯泰忽然说道:“我最近正在认真考虑捐出自己的所有财产,将它们分给农民或者需要求学的孩子们。”

    萧伯纳:???

    罗兰:???

    庞加莱:???

    凡尔纳:???

    四人都震惊了。

    只有陆时一脸淡定,

    他非常清楚,晚年的托尔斯泰思想巨变,甚至开始憎恶自己的贵族身份,因此想要把土地分给农民,并且将全部著作的版权公开。

    而这一个决定,将严重损害托尔斯泰家人的利益,

    因为对于他的家庭来说,经济来源就是农庄的产出和版税收入,

    两者都没了,妻儿必将温饱堪忧。

    为此,托尔斯泰和妻子索菲娅产生了嫌隙,双方互相折磨,最终逼得托尔斯泰离家出走,在一个寒夜的火车站中饱受冻馁之苦,最终去世。

    凡尔纳低声劝道:“托尔斯泰先生,就算真的要捐赠,又何必捐出全部呢?”

    一旁的罗兰也说道:“对,就连诺贝尔先生在设立诺奖的遗嘱中,也不是捐出了全部资产,而是总资产的94%,3100万瑞典克朗。”

    托尔斯泰没有回应他们,

    只是,他脸上的表情坚若磐石,冷冽如同万年不化的寒冰。

    看到这样,其他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陆时不由得叹气,

    他不希望托尔斯泰这样伟大的文豪走向那种死亡。

    他说道:“托翁可曾听过一句中国谚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托尔斯泰当然没听过,

    但字面意思还是很好理解的,

    “把鱼直接给人不如……唔……延伸来想,应该是说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

    陆时点头,说:“所以,在捐赠这方面,我更欣赏诺贝尔先生。他以自己的影响力,让人们不断对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以及文学展开追逐。”

    其余人翻个白眼儿,

    他们心里吐槽,诺贝尔文学奖都快叫陆时给搅黄了,他却一点儿也不脸红。

    凡尔纳说道:“你的意思是成立基金?可是这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什么关系?”

    陆时尴尬,

    “确实没什么关系。”

    他就是想说一个显得高深的谚语,让托尔斯泰陷入思考。

    凡尔纳:“(ˉ▽ ̄~)切~~”

    一旁的托尔斯泰笑道:“其实也不是没关系。那句谚语告诉我们,一次性地施恩,远远不如细水长流来得更有效。确实,我是应该成立一个基金会。可是……”

    他面露难色。

    庞加莱跟着叹气,说道:“诺奖能成,背后有官方的背书。诺贝尔先生是于1896年12月去世的,而直到1897年4月,其遗嘱才经挪威议会通过执行,诺贝尔基金会得以设立,管理遗产和奖金。在俄国,沙皇会不会……”

    没人接茬,

    但庞加莱想问什么,呼之欲出。

    当然,答案也是呼之欲出的。

    陆时轻笑道:“庞加莱先生的思路窄了。托翁设立基金,为何不在欧洲?然后,每年由执行人去俄国进行捐赠。”

    众人都以为陆时傻了。

    成立基金会以后,是需要投资、管理、赚钱的,

    俄国人在欧洲搞东搞西,怕是把欧洲人当成傻子在耍。

    陆时露出了一个颇为阴险的笑容:“诸位,你们别忘了现在的背景。”

    凡尔纳问:“什么背景?”

    陆时笑意更盛,

    “现在是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初选期间,西欧的诸位文豪都认为托翁才是实至名归的那位,因此退出了评选。如果……嘿嘿,我是说如果,托翁振臂一呼,诸位文豪该如何应对?”

    “嘶……”

    几人倒吸一口凉气。

    艹!

    陆时太阴了!

    这小子,不当商人当文人,实在是太可惜了。

    陆时又道:“更进一步,如果托翁在万众瞩目中成为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借此宣布将所得的奖金用于成立基金会,并希望善长人翁们慷慨解囊,各位难道不跟着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阴!

    实在是太阴了!

    陆时看着年纪轻轻,却是太阴真人。

    这时,一旁的托尔斯泰一拍额头,说道:“坏了!我把第二次拒绝的电报拍给斯德哥尔摩了。”

    陆时说:“没事没事,再拍一封电报过去就是。就用大英领事馆的专线吧。”

    托尔斯泰立即点头,

    “我需要纸笔。”

    一旁的罗兰赶紧四处翻找,找来纸笔,说道:“托尔斯泰先生,您说,我记录。”

    托尔斯泰道:“电文如下,‘尊敬的诺委会、瑞典文学院……’”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