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肃州刺史王方翼-《武唐春》
第(2/3)页
“如果真的是那位名将王方翼,倒要好生结交一下!”李晨心里默念。
来者正是肃州刺史王方翼,他在接到拼死赶到肃州的唐军军士求救后,大惊失色之下,亲自点了两千精锐骑军,飞快赶过来救援。久经沙场的他,清楚这次事件的凶险,如果突厥使团及护送的唐军全部被杀,在他所治的肃州地界被杀,那他这个刺史,干系就大了,肯定会倒霉。
丢官事小,丢命都有可能,甚至还有可能会牵连到家族中的人。
吐蕃人敢在距离肃州百里的地方出现,并公然袭击朝贡的突骑施使团,王方翼还是挺吃惊。与吐蕃人交手颇多的他,清楚吐蕃人的战斗力,他已经感觉到突骑施使团凶多吉少了。因此,他虽然率部心急火燎来救,心里却并不抱希望,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
悲叹的同时,王方翼也在责怪瓜州刺史,为何不多派军士护送。如果有一团三百人或者更多的军士护送,那吐蕃人肯定没这么大胆,敢进入大唐境内,偷袭突骑施使团。
王方翼非常清楚,吐蕃人为何会偷袭突骑施使团,那就是挑起大唐与突厥部落之间的冲突。
这些年,吐蕃国力上升很快,咸亨年间,在青海西面的大非川击败了名将薛仁贵所领的大唐军队,尽取吐谷浑地。其大论钦陵亲自坐镇青海,觊觎大唐的兰州、凉州、肃州之地,想尽取之。
如今,吐蕃人依然屯集雄兵于青海,与集结在青海一线的大唐军队对峙。
据王方翼了解,青海的吐蕃军队有近三十万,吐蕃大论钦陵及其弟赞婆都在青海。吐蕃人大兵压境,一副大举进犯的意思。大唐朝廷也不敢无视,派老将刘仁轨坐镇青海,与吐蕃人对峙。
刘仁轨威名赦赦,王方翼战绩也不俗,吐蕃人不敢大意,基本上停止了主动的挑衅。
吐蕃人不但在青海与大唐时起冲突,还数次攻击安西都护府。他们与一些突厥部落相互勾结,让安西之地连年不得安宁,许多地方被吐蕃人占领。王方翼清楚,吐蕃人最怕的就是安西的突厥诸部落完全听命于大唐,联手对付吐蕃。
大唐军队在安西境内屯兵数量并不多,至多不超过四万人,要统治这么大的地方,兵力肯定是捉襟见肘。吐蕃军队想取安西之地,如果突厥诸部不与大唐齐心,那他们机会就很多。如果突厥诸部都听命于大唐,唯大唐马首是瞻,那他们就别想在西域立足。
因此吐蕃人想尽办法挑起突厥部落的叛乱,让他们与大唐作对。
西突厥有十姓部落,分为五弩失毕,五咄陆,突骑施即五大咄陆之一。大唐平定阿史那贺鲁叛乱后,以突骑施索葛莫贺部置鹿都督府,突骑施阿利施部置?山都督府,隶属安西都护府。突骑施部落统掌两个都督府之地,实力雄厚,在草原上有举足轻重地位。如果他们完全听命于大唐,为大唐征战,那是吐蕃人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他们在知道突骑施使团去长安后,就不惜代价偷袭使团。
只要使团被消灭,那大唐与突骑施之间肯定会起矛盾,即使最后查到这是吐蕃人所为也是如此。而突骑施使团在大唐境内被消灭,也足以证明大唐的实力在下降,连一个在自己境内行进的使团安全都没办法保证,那原本臣服的许多部落,肯定会起另外的心思,甚至对大唐生出异心。
这些都是王方翼一路过来想到的,他非常清楚这次事件的严重程度。
但突骑施使团竟然杀出了重围,没被吐蕃人全歼,挺让他意外,也很惊喜,激动之情洋溢于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