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江南一梦(上)-《玩明》


    第(1/3)页

    四月末,江南已经进入了雨季,长江水位渐涨,江面更显宽阔。金陵城外那辽阔的江面上,被数以百计的战船辅满了。战鼓声震天,战船结成巨大的战阵,顺流而下,向扬州的方向进发。

    扬州,位于金陵城东北方,与金陵城隔江相望,是金陵的门户之一,且又是京杭运河与长江的交口,这座城市的重要性甚至不比金陵城低多少。一旦扬州失陷,不但金陵危在旦夕,明朝对北方各省的控制力也直线下降。

    以刘夫人为首的“海盗”军在扬州城下猛攻了十数日,虽然城内守军誓死抵抗,不过也禁不住火炮的连翻轰击,临江的城墙被轰倒了半边。眼看扬州不保,在水师尚未准备好的情况下,徐辉祖还是不得不把水师派去增援。

    正是因为水师准备不足,徐辉祖把金陵的城防重任留给了老将,长兴侯耿炳文,他自己亲自带着三万人组成的水师,前去与海盗军决战。长兴侯耿炳文虽然年老,不过是建文帝的亲家,忠诚可靠。而且这个老家伙擅长防守,有他在京,定可保金陵不失。

    与徐辉祖一同出征的除了他儿子徐钦之外,还有江阴侯吴高。吴高本是辽东镇守,与杨文一起坐镇辽东。燕王起兵之时,朱棣用反间计,建文帝上当,把他贬到广西。后來随徐辉祖出征安南,立下汗马功劳,徐辉祖此次回朝,自然也带上他。

    吴高之父江国公吴良,早年就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其精于水战,曾在渡江攻占金陵一役中立下汗马功劳。后长年坐镇江阴,与割据东吴的张士诚相抗,立下赫赫战功。

    吴高作为良将之后,对水战也是深有研究,而且他的人脉也较广,很多他父亲的部将都愿意为他效命,徐辉祖找到他,也算是得一良助。

    然而,建文帝对吴高以及水师不太放心,听从了帝师方孝孺的建议,依旧给徐辉祖派了好几个监军御使,其中以方孝孺的门生郑公智为首。

    要说起方孝孺、齐泰和黄子澄,这三个人倒也算命大,皇宫被炸之时,他们愣是从纷飞的战火中活着逃了出來,不过他们多少也受了些伤,伤最重的是黄子澄,被炸飞的碎石割伤了眼睛,成了独眼龙,伤得最轻的是方孝孺,只是脸被刮花了。

    方齐黄三人受此打击,非但不知收敛,依旧恬不知耻地在朝堂上高谈阔论兵事,不过满朝上下不论文武,都沒几个人鸟他们了,就连平时看不起武将的文官们也纷纷转投了徐辉祖,形成了以徐辉祖为首的实战派。

    由于军情如火,徐辉祖也功夫在朝堂上搞派系斗争,他一直在抓紧时间整军备战,十多天的努力下,他就拉出了一支二十四万人组成的守城军和一支三万人组成的水师,并且给军队配上了很多火器,足以与叛军一战了。

    不过,徐辉祖最头疼的还是海盗军,因为海盗军配有很多炮船,火力上明显优于明水师,而且海盗军的背后似乎有北平军的影子,而北平军的海军无论是兵员素质还是装备,都是明水师所不及的。

    “父亲大人,前面二十余里,就是扬州了。”徐钦见老爹站在船楼上远望,而且眉头紧皱不发一言,就低声提醒道。

    “哦,这么快?”徐辉祖从深思中回过神來,他刚才是在想海盗军中是不是有北平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