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文化扩张(十二)-《玩明》
第(2/3)页
刘璟没见过这种纸,他左看右看都弄不明白这纸是什么做的,刻字在上面有什么用,不过他旁边的人都开始刻了,他也只得有样学样,动刀开刻。在蜡纸上刻字明显比刻章要容易得多,很快就有人完工了,在后面刻上名字之后就拿去交,然后坐等结果。
院子里在招工,大厅内万磊正在悠然地品着茶,陪坐于一旁的铁铉透过玻璃窗往外看,一眼就看到了年纪比他大上十岁的刘璟,不禁有些愕然,忙对万磊道:“贤侄,你看谁来了?”
“呵呵,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该来的人还是要来的。”万磊也不用往外看,就微笑道。
“咱们不出去见见他吗?”铁铉问道。
“见他干什么?玉不琢不成器,这块老玉有太多的棱角,还得再细细地磨磨。”万磊摸了摸胡子,话题一转,问道:“咱们顺天府大概有多少藏书?”
“北平城虽曾是元大都,不过还是比不上江南的人文秀气,私人藏书家不多,而且又刚经过连年的战火,官方藏书没有多少存留下来。”铁铉不解地看着万磊,又问道:“贤侄怎么突然问起这些?”
“我打算编一部书——《华典》,上面收录前人所有重要典籍。另外,我还打算从中选一些优秀的,编成唐诗宋词元曲之类的汇编书。当然,农书算书兵书之类的,也要整理汇编,尽可能地把以前的文化保留和传承下来。”
“哦,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本官一定鼎力支持。不过,这个工程太过浩大,咱们未必有这份人力和财力啊。”铁铉不无担心地说道,他是知道万磊的为人的,干什么都是大手笔,所以适当地出言提醒,免得他头脑过分发热。
“这是个长远计划,现在我们尽可能地收集书籍,为以后整理汇编做准备。当然,现在也要注意收罗和培养相应的人才,为以后大规模编书做准备。”万磊没有头脑发热,现在顺天府只有四十几万人,读书人更少,还是不是编修大典的时候。
“嗯,现在收集书籍倒也算是未雨绸缪,以后派人出去,见到古籍就买回来先收藏着,以后再汇编成大典。”见万磊不是头脑发热,而是早有计划,铁铉当然也全力支持,毕竟编书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实事,这事办好了,他也是要留名千古的。
铁万二人正交淡着,负责招工的工作人员就带着一叠蜡纸进来了。万磊和铁铉一起查阅,主要是看字体是否工整,有没有错别字之类的,很快,十几份被选了出来,万磊指导工人把它们贴到一个小型滚筒印刷机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