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大生产大互市(下)-《玩明》


    第(2/3)页

    现在是四月中,到七月还有两个月的准备时间。盐和铁都好说,顺天府可自产,可这一万匹马中有两千匹是用茶换的,所需茶叶在八千斤以上。而顺天府可不产茶叶,全部都得从南方贩运。

    “这个您不必担心,我已经与济南府的周员外谈定了贩茶事宜,很快就会有茶叶运来。”万磊淡然一笑,在对外贸易上,他早就有了一个全盘的计划。

    数日前,济南大盐商周定南就亲自来了一趟北平,万磊把剩余的粮款支付给他的同时,还给了周定南所代表的鲁商帮粮茶布匹的专卖特权。这个周老财也不是盖的,见有利可图,在贩粮的基础上组织起了贩茶队和贩布队,从南方运茶运布北上走私。

    至于这些商人是怎么突破明廷的层层封锁而进入顺天府的,万磊是不过问的,他只想鼓励更多的商人北来,这样顺天府的商品也好顺着回路往南贩售,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贸易网。现在,顺天府只有煤油蜡烛和化妆品这几类特产,不过很快就会有更多的特产,比如说糖,酒精,醋酸,甚至还会有羊毛制品。

    所谓衣食住行,衣为先,百姓吃饱了饭,自然是要买好衣服穿的。顺天府百姓没有劳役负担,可以保持旺盛的生产力。再加上燃油便宜,晚上也可开工,就算搞棉纺,也比江南的织户有竞争力,现在所缺的,只是技术和原料。

    技术可以持续升级,不过原料就有点麻烦,顺天府附近可没有产棉区,没有原料,那就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万磊向蒙古大量收购羊毛,走发展毛纺织业之路,生产高级的毛毯毛衣四处贩售。

    其实,明朝的纺织业还是停留在手工生产阶段,生产力低下,不管是棉纺麻纺毛纺还是丝纺,所费的劳动成本相差并不多,所以,麻棉所织就的布匹也不比丝绸便宜多少。而羊毛的价格不比棉花贵多少,只要能鼓动蒙古人大量圈地养羊,就能有大量原料。

    有原料就能扩大生产,只要出产的毛布质量好,不怕卖不出好价钱。把毛纺做好了,积累了足够多的技术、人才和设备,想扩张搞棉纺也不是什么难事,以后再发明纺纱机和织布机,大量廉价的成品布想出口就出口,想内销就内销,完爆江南棉纺业之后,顺天府就是真正的衣被天下。

    别小看纺织业,弹丸之地一般的英伦,就是靠毛纺织挣取殖民“大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黄金白银,并用换取的资本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最后在经济军事上都完败西班牙法国和荷兰等国,一举跻身成为日不落帝国的。

    虽然十五世纪早期还没有开启殖民时代,不过现在就该未雨绸缪了,而顺天府如果想在强敌环伺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单靠穷兵黩武是不行的,关键还要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力和科技力。只要开启了科技――经济――军事交替互补上升的发展螺旋,顺天府就像是驾有三匹快马的马车,在制霸天下的道路上飞速奔驰。

    “贤侄,咱们为何不向蒙古人收取金银?”铁铉见万磊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里却还是没底,如是问道。他可没有万磊这种制霸天下的远见,他只关注眼前的事,特别是军费和官俸的问题,这一直是旋绕在他心头的大难题。

    因为不向百姓收税了,行政费用和军费就得从别的地方挣取,本来铁铉还以为开展对蒙贸易就能换回大把金银,不过现在看来,还是赔本挣吆喝,总不能用换回来的马匹和羊毛来发军饷官俸禄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