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制造成本上加10%的利润,在孙鹏看来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了。 富士康为了拿订单,经常是负利润拿订单,然后通过压下游供应商的货款以及政府的返税,以及员工在园区内部的商业消费产生的二次收入赚取微薄的利润。 这,就是传说的白单进,红单出,靠的就是一个量上的快周转。 制造业,尤其是05年的制造业,能拿到10%以上利润的,非常不错了。 盛淮南:“你能预付货款吗?你应该了解过,我的产品,都是先款后货的。” 孙鹏愣了愣,预付货款其实是自己一直梦寐以求的事情,但下面的二次代理不会买账,都是先卖后结算,钱是从下面一层层往上抽的,要预付货款的话,那自己可就难做了,自己要先出钱给他,然后再去等下面经销商月底回款。 30万份一个月,单单货款就要压差不多大几千万,那真是要老命了! 这几千万,他运作的好,在未来半年可能有900-1000万一个月的收入,去掉员工的工资,还有办公的房租以及税收部分,半年下来保守估计有个1000来万的利润。 为了这眼望着的1000多万,每月要垫资几千万,这买卖怎么干? 关键是,他没有那么多资金! “这样我没法做啊,主要是,垫资太多了,这个市场上没有一个渠道商敢这么玩的,这个量太大!”孙鹏不由得艰难拒绝。 市场上能拿出几千万现金垫资的也不是没有,但是他们肯定不会进入这个小众市场,玩玩手机、白色家电那些高价值资产,岂不是更赚取,何必赚这种蚊子钱呢! “这样吧,你想不想接手我的智能手表业务。我不多要,2000万,一个月后进行交易,我只能接受全款,不接受分期!我可以把所有的制造工艺流程以及芯片源代码都卖给你,你自己拿去操作,如果你的销售渠道真如你说的这么厉害的话,半年这钱就回来了,你看怎么样。”盛淮南看他犹豫就瞬间心里有数了。 他本来就不想持有这个产品过长时间。 关键是,这个东西无法产生高额的利润,也就是说,他发展得会很慢! 窄众产品用不了多久就会饱和,而且还浪费了他积累资本的时间,得不偿失。 这个世界,钱是赚不完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