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半 臣-《人不风流枉少年之奸臣》


    第(2/3)页

    柳智清又露出皮笑肉不笑的笑容,被柳严一顶为了国家利益的大帽子压住,不能再做任何反驳,只能笑笑的说道:“皇上,臣认同柳大人的意见,不过,边关的守军,臣还是认为不够,皇上看能不能悄悄的调动一些精兵前往呢?这样一来,可以预防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皇上,臣有话讲!”叶思忘看皇帝一脸的为难,再看柳严和柳智清两人的样子,淡淡的开口说道。皇帝神色一喜,道:“爱卿有何意见?”

    “皇上,臣以为两位大人说的都有理,不如折中一番,不必往边关派兵,只要把永州的兵马调齐,随时关注着边关的发展,以备有情况的时候支援就行,这样一来,既不会打草惊蛇,也不会在有异动的时候来不及,永州和边关只相距半天的路程,在边关高度关注战况的情况下,不管任何情况都来得及!”

    皇帝点点头,抚着胡须道:“叶卿的提议,众卿以为如何?”黄树文立即向皇帝表示,恭声道:“启禀皇上,臣以为可行!”

    柳严心头大是高兴,知道这是一个万全的办法,而且不用和柳智清闹翻,便欣然表示同意。

    柳智清冷眼看着皇帝和柳严三人,心中暗叫失策,不该在这里提出这个提议,而是应该在朝廷之上。于是,淡淡的道:“皇上,臣以为此等大事,还是在明日的早朝上商议一下为好。”

    皇帝眼神闪了闪,淡淡的皱着眉头,问:“柳卿家,朕刚才与三位卿家在讨论太子的学习问题,根本就没有议论朝政,朕本来是打算在明日的朝议上与众臣商议的,是卿家心忧国事,率先提出来议论的,不知为何卿家又说要明日再议?”

    柳智清被问的哑口无言,明显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只能吃下闷亏,同意了叶思忘的提议。

    一切定下,皇帝神色略缓,转向柳严和叶思忘,道:“两位卿家,太子日前还向朕夸奖过两位,说柳卿学识渊博,教学认真,一丝不苟,使他受益匪浅。而叶卿则见识广博,总能给太子提出不少好的建议,让太子不致犯错。两位卿家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朕心甚慰,朕决定赏赐两位卿家,说吧,你们想要什么赏赐?”

    柳严和叶思忘两人连忙跪下,道:“谢皇上恩宠,这是臣等应尽的职责,不敢要任何的赏赐。”皇帝笑呵呵的摇摇头,道:“不用不敢,这是你等应该得的,说吧,朕一定满足。”

    柳严想了想,道:“皇上如果真要赏赐微臣,那臣请求皇上,让臣继续担任太傅一职,继续为皇上和太子殿下尽力,这是臣心头最想的事。”

    皇帝听得大为感动,知道柳严为人耿直,这些话必然是他的肺腑之言,大大勉励了一番之后,同意了柳严的要求,接着轮到叶思忘了。

    叶思忘知道推托不了,冷静的目光看着皇帝,淡淡开口道:“陛下对臣的厚恩,臣为陛下做一点事原就是分内之事,不敢要任何的赏赐,但陛下仁厚,认为微臣应该获得赏赐,那么,微臣就斗胆提出一个要求。”说到这里,叶思忘顿了顿。

    皇帝威严的目光望着他,看着这个聪明的臣子会提出什么要求,连柳智清和黄树文也专注的看着叶思忘,想看看他会提出什么要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