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抗日坦克兵》


    第(2/3)页

    小弗朗秋斯充满自信的对肖柏说:“肖军长,我可以答应帮您建造忻口要塞,我相信我的能力不会在我父亲之下!”

    “尊敬的小弗朗秋斯先生,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动工?”听完翻译的话,肖柏问道。

    “不急!等我完成设计图!”小弗朗秋斯回答说。

    “预算估计要多少?”肖柏这个奸商是很关心钱的问题。

    “这个嘛,现在不好说,等我完成设计图之后,我再告诉你。当然,预算可以高也可以低,就看肖军长您的要求了!花的钱多,要塞就坚固,花的钱少,要塞就不牢固!”小弗朗秋斯回答说。

    翻译把他的话告诉肖柏,肖柏思考了一下,终于狠狠心说:“你给我按照最坚固最完美的方法设计!钱我出得起!”

    “好!只要钱出得起,那完全没有问题!”小弗朗秋斯会心的笑了起来,“肖军长,我相信在两年之内,一定可以让您看到一个奇迹!”

    小弗朗秋斯在忻口住了下来,他每天都在附近观察地形,寻找各种火力配置方式,开始他的设计方案。

    按照李斌留下来的一份方案,对于要塞的要求是:必须构筑成纵横交错的地下工事,对于主坑道的要求是坦克可以进出,预留有坦克进出的工事和坦克躲避空袭的掩体。各种重炮的堡垒采取半埋入式,这样可以在敌人空袭中生存下来。同时在合理的位置留有高射炮位,昂起可以防空,放平可以轰击地面目标。

    对于要塞强度的要求,必须经受得住240毫米以上重炮轰击,经受得住五百公斤以上炸弹的轰炸。

    三个月之后,小弗朗秋斯把设计图递到肖柏手上。

    这是一个完美的要塞设计图,在忻口两边的山头上,各有四座办埋入式的305毫米重炮炮位和分散的高射炮阵地,高射炮阵地是由十二门88毫米高射炮,二十四门双37毫米机关炮和五十挺12.7毫米高射机枪构成。

    每座山头的半山腰上,各有六座210毫米重炮炮位和十二座150毫米重炮炮位。山坡背向敌人的那面,有十八座120毫米重迫击炮炮位。

    两边山坡的根部,各有四座280毫米加农炮炮位和六座150毫米加农炮炮位。正面对着敌人的方向,还有十二个100毫米加农炮炮位。

    所有的炮垒,都是把天然岩石的底部掏空,用钢筋水泥加固之后,在里面设置的重炮炮位。

    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的阵位,都是隐蔽式的阵位,敌人相当难发现那些防空火力点。同时,所有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也能对地面目标进行扫射。

    两边的山体内被掏空,在里面构筑成纵横交错的地下坑道,主坑道一直通过河谷中间的小土山,和对面的山连接在一起。

    主坑道在山脚下的出入口可以容纳坦克装甲车进出,同时拥有多个出入口,一旦其中一个出入口遭到攻击,可以从别的出入口出来发起反攻。

    河谷中间那座数十米高的土山被利用起来,挖空山体内部,再用钢筋水泥进行加固,小山面向北方的位置布置重重的射击孔。

    最为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小土山面对两边山头的那一面,居然也布置有暗火力点!这样的设计用意是:一旦日寇向两边山头发起攻击,那么他们背后的暗火力点就会打开,从日本人的背后开火!

    中间的小土山,是遏制日本人从河谷通过的关键,因此布置有多重的防御,每一层都能布置机枪,中小口径炮。后面有榴弹炮和迫击炮的临时阵地。

    同时,在要塞的山谷中间,还修筑了专门的道路,是提供给坦克和装甲车机动时所用的道路。

    此外,在阵地后方,还有高射炮兵的阵地,一共拥有十八门88毫米高射炮,三十六门双37毫米高射炮和一百挺12.7毫米高射机枪。

    围绕着主工事和主坑道外围,有五道壕沟,在里面可以布置步兵和小炮,每条壕沟直接都有交通沟相连,起到拱卫主工事的作用。

    同时,各条壕沟之间,布置有单兵地堡。

    这样,日本人无论从哪个方向发起攻击,他们都将面临来自三个方面的火力杀伤!如此的交叉火力火网,日本人是根本过不去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个要塞和当年李斌在锦州建立的防御圈不同,不仅仅是因为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加强工事,而且李斌的手里有飞机和坦克,日本人想要打下忻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为了不暴露自己的意图,目前只修建隐蔽的要塞,壕沟暂时不去开挖,只等李斌要求何时开始挖壕沟再去挖。

    这样的一座要塞,一共可以容纳八门305毫米巨炮和八门280毫米巨炮,有十二门210毫米重炮,四十二门88毫米高射炮,八十四门双37毫米高射炮和两百挺12.7毫米高射机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