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抗日坦克兵》


    第(2/3)页

    “可是,我们的两个不满员的杂牌团,能否抵挡得住日军一个师团的进攻?如果抵挡不住,不仅这两个团会被他们吃掉,就连第一团都要遭到危险。”肖柏提出他的担心。

    李斌说道:“是的!阻击战是歼灭战成功的保障!因此,我们两个人都必须呆在阻击战的前沿阵地上,亲自指挥这场阻击战!我们一定要给第一团争取到四个小时的时间,让洪彪他们顺利歼灭横山大队!”

    有李斌亲自压阵,肖柏也感觉到放心了很多。至于李斌和洪彪之间的联系,这一点都不需要担心,因为洪彪带上了由李斌亲自改装的电台,有了这种先进的通讯工具,他们之间随时都可以取得联系,可以随机应变。而且,这种电台是后世的产品,日本人是没有办法对电台进行监听的。

    洪彪去了甘井子一带之后,他马上就亲自去观察地形,并部署伏击阵地。

    首先,洪彪为了预防敌人不从他们的伏击圈经过,他让刘梓带着一个连的兵力去诱敌,以保证让横山大队肯定从他们的伏击圈经过。

    随后,洪彪开始部署伏击圈。由于这次,神枪手和狙击手都被李斌所调走,对敌人在远程的压制能力上受到削弱。不过,李斌却拨给他一门九二式步兵炮和两门120毫米迫击炮,再加上刘汉山的半个机炮营,拥有三门二十年式82毫米迫击炮和六门沪式60毫米迫击炮,这样的远程压制火力,对于洪彪来说还是足够的。

    洪彪通过从李斌那里学来的部署方式,他把阵地分成四层,第一层是投弹手,第二层是步枪兵和轻机枪阵地,并配上一部分步枪兵保护,第三层是重机枪和轻迫击炮阵地,并配上一部分步枪兵保护,第四层是重迫击炮和步兵炮阵地。按照李斌的机枪部署方式,洪彪也把机枪阵地设置两侧,可以形成交叉火力对敌进行攻击。同时,他还在设伏地点的大路上埋设大量炸药和土制黑火药,准备等待敌人一进入伏击圈后,就先送给他们“一朵大礼花”当见面礼。

    深得李斌真传的洪彪对战术部署也十分到位,他下令让骑兵机动,准备随时打击日本人的炮兵部队,让迫击炮专门对付日本人的掷弹兵和轻重机枪,机枪和步兵配合,消灭敌人步兵,并把警卫排安排在己方的几个机枪阵地之间,随时可以对各方位进行支援。自然,敌人的炮兵可能会有一部分步兵保护,洪彪还给骑兵连配备一个他精心挑选出来的,枪法较准的突击队,专门负责保护骑兵的安全。

    一切布置妥当之后,洪彪就带着战士们,在甘井子一带耐心等候,等待横山大队送入这张口袋之后,再扎紧口袋消灭敌人。

    而就在此时,李斌和肖柏他们却面临着极大的压力:毕竟,他们带领的不满员的第二团和第三团,都是战斗力不强的部队。虽然第二团第二营和第三团第二营已经及时赶回,可是第二团第一营和第三团第一营是赶不回的,那两个营被李斌派去协助第一团扎口袋消灭敌人,目前第二团和第三团只能依靠四个营的兵力来阻挡一个师团的敌人。而刘汉山的机炮营还有一半的力量在这里,再加上狙击手小组和神枪手小队。当然,这样的兵力还是很不够,而且这两个团的武器也确实太差。

    不过有一点,第二团和第三团还有八门松木炮,这些炮在近距离可以对敌人造成很大的杀伤力。至于布置阵地,李斌是不会把所有的兵力全部布置在一道防线上的,因为那样一旦被敌人突破一点就会全线崩溃。所以李斌还是按照原来的那样,分层次部署兵力,他要在从北三家到斗虎屯之间一直到清原城下,组织层层防御。一旦抵挡不住,他就会果断下令放弃一道防线,尽力保存自己的实力。

    实际上,作为一名军事家,有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就是:仅用勇敢是不可能战胜先进的武器的,而先进的战术,可以用落后的武器战胜先进的武器!举个例子说吧,假如一个人手里有一挺机关枪,而你只有木棍,你当面打肯定打不过。可是你耐心等待,找个机会偷袭上一把,就很有可能可以顺利得手。

    所以说,在现在这个时候,李斌尚未取得压倒日本人的武器之前,他只能依靠战术去取胜,去巧胜日本人。要知道,当年国民党失败,就失败在战术过于呆板。

    过了大约五个小时之后,派出去的侦察骑兵返回来,他向李斌汇报说:“敌人在南口过来大约三十里处开始分兵!他们的骑兵和步兵分成两队。”

    听到这个消息,李斌下令道:“你们继续观察敌人的动向!我这边的作战计划可能要稍微改变一点点。”

    “敌人分兵了,我们是不是要退回到清原城下防御?”肖柏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