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抗日坦克兵》


    第(2/3)页

    “杀!”杨瑞成一声怒吼,他右手抽出大刀,左手的毛瑟手枪连连开火,把五米之外四名正端着刺刀冲向他的鬼子打落山崖。那些步枪兵纷纷向后退,而第三团的那些手持大刀长矛木棍的战士们则勇敢地迎着敌人冲上去,同鬼子展开激烈的肉搏战。

    杨瑞成射完子弹的手枪来不及装填,挥舞着大刀一刀向另外一名鬼子奋力猛砍过去,那个鬼子举起步枪招架,大刀和步枪相碰,把鬼子震得手臂发麻。随后,杨瑞成刀锋一转,一个顺劈斩,那个鬼子的脑袋就像成熟的苹果那样掉在地上。

    然而,另外一名鬼子从侧面挺着刺刀刺来,杨瑞成来不及抽回大刀去抵挡,眼看他就要命丧刀下的时候,却听到“啪”一声枪响,那个鬼子捂住胸口倒下。

    开枪救了杨瑞成的人正是座山雕崔延佐,他手中双枪左右开弓,弹无虚发,专门挑选那些拼刺技术最强的鬼子射击。子弹所到之处,一阵阵血雾飞溅而起,一瞬间就有十多名鬼子丧生在崔延佐的手枪之下。

    一名战士凭借着在红缨枪长度上的优势,一连刺死两名鬼子。然而,他在刺死第三名鬼子的时候,却来不及收回长枪,被另外两名鬼子刺穿胸膛。还有一名手持大刀的战士刚刚砍落一名鬼子的人头,也被背后的鬼子一刺刀刺入后心。

    还有一名拿着木棍的战士一棍砸在一名鬼子头顶,这条东北大汉力气极大,他只一棍就把鬼子的钢盔打扁,打得那名鬼子脑浆迸裂。可是这个时候,后面却同时出现两名鬼子挺着刺刀恶狠狠的向他猛刺过来。

    这名战士一记回旋横扫,一棍打在其中一名鬼子的脸上,把他的脸打得稀巴烂。可是战士挥舞出去的棍子还来不及收回,就被另外一名鬼子一刺刀刺入胸膛。

    高大的东北大汉摇晃几下,在倒下之前,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把棍子捅向正在抽回刺刀的鬼子咽喉,这一棍从鬼子喉心捅入,一直从后面脖子穿出。他看着倒下的鬼子,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手捂住正在冒血的胸口,也缓缓倒在地上。

    第三团第一营战士们手中的各式冷兵器在肉搏战中明显是占了很大的便宜,可是他们本来就是一群没有受过什么训练的农民,投身入这样惨烈的白刃战之中,面对一群经过严格训练的鬼子,还是不能占到任何便宜。若不是第二团和第三团警卫排的手枪兵在后面不停射击,只怕第三团第一营的战士们早就支撑不住。

    李斌亲自带着警卫排的战士,他们手中的毛瑟手枪在近战中发挥极大的威力,枪声不停响起,准确的点射把一个个鬼子纷纷撂倒在地上,凭借着手枪在近战中的强大威力,再加上其他步兵拼死一战,李斌他们在付出极大的代价之后,终于打退鬼子的第一轮进攻。

    败退下来的横山少佐恼羞成怒,他下令用两门九二式步兵炮和四门迫击炮对山头进行猛烈轰击,随后再让上好刺刀的步枪兵在轻重机枪和掷弹筒的掩护下再次向山头冲击。

    可是这次,李斌却没有想到要和鬼子再进行一场无谓的拼杀,他毅然下令:“撤退!”

    当敌人开始向山头冲击的时候,躲避过炮击的战士们有条不紊的开始撤退,原本布置在突起前方的第三团第一营先行撤出阵地,第二团第一营的战士负责阻敌,等到第三团战士退到第二团战士的后面一百米之后,第二团的战士才开始陆续撤退。此时,再由第三团的战士来担任掩护,保护第二团战士撤退。

    尽管第三团的武器装备很差,却有四门松木炮和不少步枪,尤其是四门松木炮,在狭窄的山路上发挥极大作用。因为地形狭窄,日军无法展开,被四门松木炮一阵轰击,就有不少鬼子被打得浑身冒血倒在地上痛苦的挣扎着。

    只是,松木炮只能用三次到四次,用完第四次之后,李斌下令让那些“炮手”们往松木炮内装填进炸药和铁砂铁钉,并用木塞把炮口封死,用凿子扩大火门后插入一根雷管和引爆装置,再把牵上一根拉线,这样这四门被废弃的松炮就成为四个大炸药包。完成这一切之后,第二团的战士已经撤退到第三团战士后面,布好临时阵地对第三团战士进行火力掩护,此时第三团战士就带着伤兵和战友们的遗体开始撤退,仅仅留下四门松木炮。

    等到鬼子冲上来的时候,两名躲在一块巨石后面的战士远远拉动拉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