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抗日坦克兵》
第(2/3)页
“不,嘉村阁下,话不能说得过早,还是等攻击发起之后再看情况吧。”同样来自朝鲜的神田正种中将拍了嘉村的肩膀一下,提示他不要太早把话说死。
关东军和朝鲜驻军还是有一定矛盾的,其实石原巴不得嘉村说出这样的话,以方便到时候嘉村少将失利后去军部告他们朝鲜驻军一状。因为石原早就看不起这个头脑容易发热容易冲动的嘉村,对他的狂妄表示极度不满。
就这样,嘉村达次郎成为攻击大凌河时担任步兵指挥官的任务。
在日本人的对岸,李斌也在进行战前最后的准备。他所不放心的是那一千名刚刚招募来的新兵,因为时间紧迫,这些热血青年连枪都没有打过,就匆匆被送到战场上来。
李斌下令,把缴获的三八式步枪发给这些新兵,一人一支步枪和二十发子弹,另外还给他们一人配备四枚手榴弹。
三八式步枪,精度高,瞄准基线长,容易掌握,对于新兵来说,这种枪比辽十三式,汉阳造和老套筒都容易掌握得多。训练是来不及的,而且也没有那么多子弹给他们训练。因此,李斌只能简单的教他们:“三点成一线,扣动扳机即可。记得,在瞄准目标的时候手不能发抖,要尽量稳住枪。不过还好,你们是在战壕中射击的,枪是架在地上。此外,因为你们是新兵,记得要把敌人放近再打!”
此外,李斌还教他们手榴弹的使用方法:“在手榴弹外面加上铁壳,可以提高杀伤力。手榴弹拉弦之后,在手里停留二到三秒再丢出去,那样既可以避免敌人捡起来丢回来,又能刚好飞行二十五到三十米之后,在敌人头顶炸开,加大杀伤效果。”
这些新兵,虽然战斗力不强,但是每个人心里都燃烧着一种抗战的热情,他们都是一群热血青年。其实,李斌可以预计得到的,将来的大凌河攻防战将会有何等残酷,在最为残酷的近距离对射之中,届时一切训练和装备的因素都会被意志力和忍耐力所抵消,近距离,本来就不需要枪法多准,而这些同仇敌忾的战士们,在未来的近战中将会发挥极大作用。
而李斌从“老北风”张海天那边要过来的肖柏、刘琳华以及五百名战士,这些人都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胡子”,他们的战斗力远超过新兵,而且他们有一种不怕死的精神,届时,把这些老兵混在新兵中间,可以起到压阵的作用。
此外,李斌还担心的一点是,埋设在冰层下面的炸药引爆的问题。他担心日军的炮击,会炸毁从冰河连接到起爆器的电线。此为,日军这次经过充分准备,预计进攻的火力会更猛烈,他的指挥部和各个基层作战单位之间的电话线也很可能被炸断。因此,李斌想出一个方法,万一电话线被炸断,就利用烟火通讯的方式,这样可以避免传令兵伤亡之后,命令无法送达各个基层作战单位。同时,为了能够成功引爆埋在冰层下面的炸药,李斌还下令组织流动迫击炮组随时待命,万一引爆电线被炸断,将采取炮轰冰面的方式,引爆雷管再引起烈性炸药爆炸炸毁冰面。同时,为了预防万一,李斌布置一批敢死队员,万一起爆器和迫击炮无法引爆的话,那就等到天黑之后,动用敢死队炸毁冰面。
历史已经被李斌打乱,这次,他是不可能像神仙一样估算出鬼子将会在什么时候发起进攻。以后将会发生什么,李斌心里已经没有底。
因此,自从鬼子陆陆续续在大凌河对岸集结之后,李斌天天就在前敌指挥所里面呆着,一步都不敢离开。
一月十日早晨六时,鬼子终于发动大规模进攻。
守军阵地上突然响起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打破这宁静的拂晓。爆炸声响起之后,才听到炮弹破空而过的呼啸声。那是飞行速度比音速快的重炮炮弹,炮弹落地后马上腾起一团橘黄色的火球。
日军射出的炮弹流星火雨般向守军阵地飞来,砸落在地面炸开无数冲天火柱,气浪席卷着冰雪在空中飞舞,很快就化为一阵暴雨劈头盖脑洒落在地面。早晨清馨的空气很快就被刺鼻的硝烟味所取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