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翌日清晨。 刚刚三更天,午门之外就已经是人头攒动。 所有在京官员,七部百司各衙门正五品以上的官僚,已经排成了几个整齐的队列。 这些官员在各自在各衙门长官的带领下,安静地齐聚在一起。 明亮的火光,将整座紫禁城照得犹如白昼! 一辆辆富丽堂皇、奢侈到极点的马车,从金陵的四面八方,在卫士家臣仆役的簇拥下,还在不断地驶入皇城。 一面又一面旗帜,在马车的车顶高高飘扬。 一位位武官勋臣,甚至公侯勋贵,正施施然地从马车中走下来。 今天,所有还在京的武官勋臣、公侯勋贵,全都赶了过来,准备参加今日太子殿下亲自举行的临时朝会。 文臣缙绅见到这一幕,忍不住暗自咂舌。 因为大明朝自从开国至今,短短历经三年时间,就已经出现这么多的勋贵了吗? 而且根据敕封时间不同,这些勋贵也分成了好几个不同的团体。 如太祖时期的开国功臣,虽然经历了黑暗动乱的洪武一朝,仅仅只是剩下了那么几家。 如定国公徐景昌、魏国公徐钦等,几乎是同时到达。 而成国公朱勇、镇远侯顾兴祖、永康侯徐安等,也是几乎同时到场。 而且这还要除去大部分的靖难大将,此刻他们正在追随皇帝陛下亲征北伐! 其实想想也就释然了,靖难勋臣还好,大多都还是第一代,骁勇善战功勋卓著。 但是太祖功臣传承至今,早已传到第三代第四代了。 这些家伙生于富贵之家,长于妇人之手,除却少数寥寥几人像点样子外,余者真是既不知喜,更不知悲。 大多公侯子弟除了斗鸡走狗玩女人外,就没有别的特长了。 比如国公徐景昌和魏国公徐钦二人,顶着一个世袭国公爵位,端得是个嚣张跋扈,恣意妄为,妥妥无疑的纨绔子弟。 还有靖难功臣中的成国公朱勇、镇远侯顾兴祖、永康侯徐安这些二代三代,那也是一个个地不成气候。 倘若不是汉王监国理政的时候,大手一挥,将这些纨绔二代全部丢到西山军营里去了,京师里的百姓还不知道被这些纨绔折腾多久。 只是……汉王,疑似薨了! 那他先前推行的这些新政,只怕也要戛然而止了。 百官齐聚一堂,各自议论纷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