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此一说,那什么宝钏的书是源头,而这个嘲笑安红韶的诗句,就成了跟风。 文人,你可以批判你所以看的不公的东西,可是你不能信口雌黄的胡言乱语。 若是朝堂风气变了,那就是礼部尚书的失职,真若纵容下去,他这个礼部尚书也不用做了。 “朝堂的事,我自有安排。”连父说完,当着安红韶的面,将那册子合上,而后叫了席杉过来,连夜查书局,看看这上头的写的是否准确。 交代完席杉,连父又让人叫了连如信过来。 无论是相府还是太傅府,连父肯定要亲自去的,所以家里的事,得赶紧得安排了。 只是没想到,连如信过来了不说,周氏也跟着了,这也就罢了,周氏还让乳娘带着连婧函过来。 连父在看见来了这么些人的时候,好不容易缓和下来的脸,随即沉了下来。 可是孙女跟前,总不好说什么,待大房这边见了礼,周氏才笑着说到,“婧函这孩子一直念叨,好些日子没有瞧见祖父了,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还懂得想人了。” 连父扯了扯嘴角,总不好严肃的吓到孩子,伸手招呼婧函坐过来,“是吗,想祖父了?” 将婧函往自己腿上一放,却没再逗她,而是看向连如信,“你今个连夜写出一篇,恩师赋来,一定要写的情深,写的感人。” 尊师重道,才是大家要学的。 而不是,只想着天上掉馅饼。 说完之后,“我今个估摸得回来晚了,你再给我拟两篇折子,一篇驳斥近来之事,一篇直接参冯阁老。” 这诗闹得沸沸扬扬的,连如信怎么可能不知道。 连父说完,示意连母将孩子接过去,“怎么写,你可以问问你弟妹。” 她这边解释的清楚,而且,连父觉得,安红韶有这个能力,能踩着最痛的地方。 连如信到底是进士出生,文笔这方面,连父还是能信的过的。 连父忙不过来,将差事交给儿子,总好过,将锻炼人的机会留给旁人强。 周氏原还是笑着,听了连父这话,脸上的笑容凝固,扯了扯嘴角,“这天色已晚。” “差事还管晚早?”连父没看周氏,可是话却是是对她说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