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无力再追。-《少年战歌》


    第(2/3)页

    通信班原本在小山头担任警戒,现在一看敌我双方已经脱离接触,史连城把机弩一扔,从腰间拔出手弩就滚下小山包,朝着敌群肋部冲了过来。通信班的姑娘们都是清一色的手弩,现在既然不用拼大刀了,她们的作用顿时发挥出来。随着一阵清脆的呐喊声,参加追击契丹人的队伍,就增添了一批生力军!姑娘们很快就越过了杨鹏等人,在史连城和崔三儿的带领下杀了出去!

    没办法,兄弟们血战一个多小时,已经完全脱力。如果不是有一股气支撑着,很多人都已经躺在地上爬不起来了!杨鹏、程世杰、段志贤三人毕竟是练武出身,虽然速度慢了下来,但仍然跟在通信班的八个人身后保驾护航。兵法云:穷寇勿追。又云:必蹶上将军。一口气追出去十余里,杨鹏赶紧下令停止追击。因为现在天色已晚,再加上两个小娃娃带着六个姑娘追击十多个契丹人,这实在是太玄乎了。虽然被敌人逃走了几个人,而且是疲惫之敌,可惜自己这一方更是疲惫不堪。

    杨鹏另外的一个担忧,就是担心还有敌人趁火打劫。假如出现那种局面,手下的兄弟们基本上就只有等死的份,根本毫无再战之力。到时候偷鸡不着,反胜为败,那就悔之晚矣。

    追出去十多里,那是一鼓作气。杨鹏命令停止追击,姑娘们的力气仿佛一下子被抽空了,顿时浑身无力。只好彼此搀扶,慢慢返回主战场,史连城和崔三儿就承担了沿途打扫战场的任务。这一路追击,跑动中的射击命中率并不高,不过打死了八人而已。回到主战场已经是一个小时以后,张翔已经指挥大部队完成了打扫战场的工作,部队已经回到了小山头上。看到杨鹏率队返回,张翔立即迎了下来。

    杨鹏已经隐隐听到了抽泣之声,心情也降到了冰点:“大哥,伤亡如何?”“伤亡非常严重!”张翔把杨鹏拉到一旁低声说道:“战死十二人,重伤六人,其余的大部分轻伤!三个班参加战斗,整整损失了三分之一!我已经派人回去叫人了,就现在这种状态,我们没有力气把伤员带回去。”

    “唉,这样的正面硬碰,今后一定要尽可能减少才行啊。”杨鹏低声说道:“走,看看兄弟们去!”此时已经入夜,四周一片漆黑。杨鹏顾不了许多了,来到山头叫了一声:“没有受伤的兄弟们,不能这么呆着,受伤的兄弟们受不了这么寒冷的天气的!赶紧收拾柴火,把火生起来烧点儿热水,所有的人都要吃点儿干粮!”

    杨鹏使用急救包的技术更过关,对六名重伤员重新进行了包扎。和他估计的差不多,在阵地对抗中,仅仅牺牲了三名队员。但是在拼杀的过程中,一下子就牺牲了九人,重伤了六人。这还是因为契丹人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到了杨鹏和赵金喜身上的结果!重伤的六人都是大腿受伤,直接被契丹人的长枪刺了个对穿。重伤的这六人都属于身材高大的队员。以大打小,按说不应该受伤才对,这就是契丹人拼杀技术的威力所在,也是教训所在。

    不过,和前几天的情况不同,活着的人并没有丝毫沮丧,甚至可以说还有些兴奋!因为活着的人,每个人都至少杀了一个契丹军人!“报告队长,经过仔细统计,我们一共打死敌人五十六人。其中被大刀劈成两半的就有十三人,队长真是威风!可惜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现在看不清楚,也统计不出来。不过,所有的契丹军人,都没有佩戴军衔。虽然有一把指挥刀,却不知道那个家伙是什么人。”

    史连城和崔三儿还是小孩子心性,在这个节骨眼上,竟然能够如此说话。所谓童言无忌,不外如是。对于战斗的结果,杨鹏已经心中有底了。他面对面砍死了那么多人,早就发现这次的敌人没有佩戴任何标识。除了武器装备和鼻子下面的一小撮胡子,从其他的死人身上,根本看不出是什么人。当然,如果把裤子和鞋子扒下来,那还是会真相大白的。

    “没有佩戴军衔,那就说明老子牺牲的兄弟,不过是和一帮贫民打了一仗吗?可恶的在契丹老兵!”返回密营,已经是三天以后。熊孩岭东山坡,又增加了十二座新坟,仍然没有墓碑。很多队员对于杨鹏不立墓碑感到不解,但杨鹏只有一句话:“我们活着不需要别人知道,死了更不希望别人打扰。到时候你们就明白的。”

    历史的车轮自然有它自己的运行轨迹,杨鹏并不认为一只小蝴蝶真能改变什么。自己的所作所为,只要对得起一个大宋人的良心,他觉得就足够了。这一次面对面硬撼契丹军人,虽然伤亡惨重,但对一支刚刚成型的小队伍来说,也是不可得多的一次磨练。不经过血与火的考验,就不可能诞生一支百战雄师。

    最近这一段时间,杨鹏和幸存下来的兄弟们,虽然为牺牲的兄弟感到痛心,但并没有沮丧,也没有上一次那样不能接受,而是觉得很自豪。在最后给牺牲的战友整理仪容的时候,杨鹏就已经发现所有牺牲的兄弟,都是正面受到重创,因为伤势过于严重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尤其是有一个让所有人肃然起敬的兄弟,竟然是和契丹人抱在一起,互相咬断了对方的颈部血管同归于尽!

    打不死你,老子就咬死你!这样的兄弟,那才是铁血的兄弟,是值得所有人尊敬的兄弟!他虽然牺牲了,连一块墓碑都没有留下,但他死得壮烈,死得伟大!和历史上任何优秀的中华儿女相比,他都毫不逊色!也只有这样的兄弟,他才有资格说:“我是一个大宋人!”这样的兄弟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永存!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敢于同归于尽的牺牲精神,这才是民族的脊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