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三章 大结局-《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三九三章  大结局

    黄金的价格曲线与美国国力的强弱正好反过来。

    黄金的价格越低,美国就越强大;反之,黄金的价格越高,也就意味着美国的日子越难过。

    整个九十年代是美国最强盛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黄金的价格一盎司没有超过三百美元的时候。

    但在进入二十一世纪,黄金的价格就如脱了缰的野马,三百、四百……八百、九百、一千,现在都直奔两千冲锋了。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作为人类最特殊的商品,黄金的定价就部分脱离了供求关系的影响,参杂了越来越多的大国强国的政治因素。

    九十年代,美国打压黄金价格是为了把美元变成黄金,但美国严重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跟后来的阿富汗伊拉克一样,始终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

    所以,就悲剧了,而且,一直悲剧着。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黄金价格一路飙涨,有市场的因素,但更有大国角力的因素在。

    这个大国就是中国。

    黄金,是中国敲打美国的好玩意。

    推高黄金价格,会直接推高美国国债的十年期利率,这既让美国付出沉重的利息代价,更让市场对美国的信心持续下降。

    而信心,是美国经济维持局面的最最重要的支撑。

    时至今日,美国的经济还没有跨,只是因为绑架了世界经济,而这现在成了市场对美国唯一的信心涞源。

    但是,随着中国的步步紧逼,危险越来越强烈了。

    就在昨天,美国出了一件奇闻:偷猪。

    明尼苏达州和爱阿华州是养猪之乡,纽约时报报导,明州拉法叶镇一个农庄,本月一百五十头猪不翼而飞。稍稍北边丽莲湖附近,上个月有五百九十四只猪在黑夜被人载走。在爱阿华州,过去数周多达八个农庄每次被人偷走二十或三十头猪。

    偷猪,还“潮”,这只能在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才能看到的新闻竟然在堂堂的世界第一强国美利坚帝国中大规模出现,这说明了什么?

    可恶的中国人。

    现在,黄金成了中国人手里一件极其锋利的武器,中国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把黄金的价格一路推高。

    要是中国人愿意,把黄金价格推到一盎司三千美元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实际上,别说把黄金价格推到一盎司三千美元,就是两千五百美元的价位稳定下来,美国就得玩完。

    麻痹的,中国人这是在逼它们去谈。

    中国人实在是太狡猾了。

    明面上,中国人是要建立以龙凤币、美元、欧元为核心国际货币储备体系,但谁知道中国人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

    中国人这么讲,欧盟就安心了,就不会对中国逼迫美国感到不安,就会袖手旁观,想来个渔翁得利。

    现在,欧盟的心思很清楚,一方面从从容容地完成自己的整合,一方面继续从它们这儿捞好处。

    但是,麻痹的,这帮蠢货也不想想,龙凤币要是有取代美元成为是国际储备货币的机会,中国人会放过去吗?

    到了那个时候,就一切都晚了。

    道理谁都明白,可取巧之心人皆有之,毕竟现在中国人逼的不是它们,而是美国。

    麻痹的!

    大人物束手无策。

    放弃美元独一无二的霸权地位,那是绝不甘心的,必须得拼个鱼死网破不可,但怎么拼呢?

    没办法,只有拖。

    真刀真枪干不起,其他的,实际上都是玩钱,但钱,现在又太不给力了。

    其实,拖的不只是它们,欧盟也一样,欧盟的情况和它们大同小异,都是被自己的问题绊住了手脚。

    所以,只有拖。

    ――――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一日,卡扎菲最后的据点,他的出生地,老家苏尔特被**武装攻占。

    但是,卡扎菲和他的几个儿子依旧没有抓到。

    虽然卡扎菲和他的几个儿子还没有抓到,但那也是早晚的事儿,大局彻底底定,于是,分配胜利果实就不能再拖下去了。

    这本来是好事儿,造反成功了,大家***行赏,该吃肉的吃肉,该喝汤的喝汤,但是,具体到利比亚,真想要把事儿办好了,可太难了。

    大家起来反卡扎菲,就是因为嫌自己吃的肉少,想多吃点,所以造反成功了,多吃点是必须的。

    但是,难,太难了。

    卡扎菲时代,很多人的欲望是被压抑着的,或者说,是没有那么大的欲望,但现在,几乎所有人的欲望都被挑起来了。

    从大头上说,法国、英国、意大利这些欧洲国家的胃口必定要比卡扎菲时期大多了。

    要不,它们上窜下跳、费劲扒力地图什么啊?

    满足洋爹是必须的,但肉就那么多,满足了洋爹,这就必定与没有得到满足的部族发生矛盾。

    如果是平时,矛盾也就矛盾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但现在不成啊,现在干柴太多了。

    参加**武装、推翻卡扎菲的年轻***都是为了找一个工作,但国家打成了一锅粥,工作比卡扎菲时期更难找了。

    年轻人手里几乎都有枪,得不到满足看不到希望的年轻人是最危险的,只要稍一鼓动,那就会爆炸。

    不满的部族长老加上这些危险的年轻人……

    何况,造反成功的这些人就是一盘散沙,除了争权夺利,大概不会做别的什么,所以,由他们组成的新政府,效能可想而知。

    政府没有效能,大战过后,经济更是会每下愈况,何况,现在世界的经济本就是最糟糕的时期。

    利比亚,这真是万千宠爱在一身,更大的***悄然地聚集着爆发的能量。

    ――――

    二零一二年,四月十七日,始终难产的利比亚新政府总算是新鲜出炉了。

    这一天,自然得庆祝一下。

    在首都的黎波里,烟花璀璨,但在其他地方,庆祝的方式有点特别,不是璀璨的烟花,而是炸弹。

    就在这一天之内,输油管道被炸断了七处。

    这是警告,某些人对另一些人的警告。
    第(1/3)页